“萬年枝上回春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年枝上回春意”全詩
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
焚香再拜睹國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我愿人間春不老,長對此花顏色好。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慈元殿賜牡丹》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慈元殿賜牡丹
九重羯鼓聲動地,
萬年枝上回春意。
天遣姮娥散一枝,
一枝先到山人家。
焚香再拜睹國色,
雨露沾濡知帝力。
我愿人間春不老,
長對此花顏色好。
詩詞的中文譯文:
慈元殿中賜予牡丹
九重宮闕中羯鼓的聲音震動大地,
萬年牡丹樹上回春的意味。
天命令美麗的仙女灑下一枝牡丹,
一枝先到山中隱士的家。
燃香再次拜觀賞這國色天香,
雨露滋潤,知曉帝王的力量。
我愿人間的春天永葆青春,
長久欣賞這朵花的美麗色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慈元殿賜牡丹》。詩中描繪了一幅賜予牡丹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美好永恒的向往和對花朵美麗的贊美。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九重宮闕中羯鼓的聲音震動大地,表達了牡丹作為皇家賜賞的尊貴和莊嚴。萬年牡丹樹上的花朵回春,象征著春天的永恒和生機。
接著,詩人描繪了美麗的仙女灑下一枝牡丹,這一枝花先到達山中隱士的家。這里,牡丹成為了仙女的使者,傳遞著春天的喜悅和美麗。山中隱士代表了清靜和超脫塵世的境地,他得到這一枝牡丹,也體現了牡丹的珍貴和純潔。
然后,詩人描述了觀賞這國色天香時燃香再拜的儀式,表達了對牡丹美麗的敬仰和崇拜之情。雨露的滋潤象征著天地的恩賜,也象征著皇帝的力量和保佑,使牡丹能夠生長茂盛。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人間春天永葆青春的愿望,希望能夠長久欣賞這朵花的美麗色彩。這里,牡丹作為春天的象征,成為了詩人追求美好生活和永恒青春的寄托。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華麗的詞藻和壯麗的場景描繪,表達了對春天和牡丹美麗的贊美和向往,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永恒青春的追求。
“萬年枝上回春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í yuán diàn cì mǔ dān
慈元殿賜牡丹
jiǔ zhòng jié gǔ shēng dòng dì, wàn nián zhī shàng huí chūn yì.
九重羯鼓聲動地,萬年枝上回春意。
tiān qiǎn héng é sàn yī zhī, yī zhī xiān dào shān rén jiā.
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
fén xiāng zài bài dǔ guó sè, yǔ lù zhān rú zhī dì lì.
焚香再拜睹國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wǒ yuàn rén jiān chūn bù lǎo, zhǎng duì cǐ huā yán sè hǎo.
我愿人間春不老,長對此花顏色好。
“萬年枝上回春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