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我來逢八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笑我來逢八月”全詩
尚有遺儒頭雪白,見人猶自問詩書。
彭州又曰牡丹鄉,花月人稱小雒陽。
自笑我來逢八月,手攀枯干舉清觴。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彭州歌》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彭州歌》是宋代文學家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以彭州為背景,描繪了彭州城市的繁華和文化底蘊。
詩意:
《彭州歌》描述了彭州這座城市昔日的輝煌和文化榮耀。詩中提到彭州曾被稱為小成都,雖然其繁華錦繡不及成都,但仍然有許多遺留下來的儒雅之士,他們對于詩書依然充滿了向往和追求。此外,彭州也被稱為牡丹鄉,以其盛產牡丹花而聞名,月夜下的花香和人們的贊美使得彭州受到了小雒陽的美譽。詩人自嘲地表示自己恰好在八月來到彭州,這是牡丹凋零的季節,他舉起杯酒,向彭州的繁華和文化致敬。
賞析:
《彭州歌》通過對彭州的描繪,展現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和特色。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彭州與成都進行對比,凸顯了彭州的獨特之處。詩中提到的遺儒頭白,見人仍然問及詩書,顯示了彭州文化的傳承和儒雅風范的仍然存在。牡丹鄉和小雒陽的比喻,表達了彭州在花卉文化上的獨特地位和受人贊美的程度。詩人自嘲的姿態,展示了他對彭州的景仰和敬意。
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刻畫了彭州的特色和歷史,同時通過自嘲的手法,突顯了詩人對彭州的情感和敬仰之情。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彭州的熱愛和對文化傳統的珍視,展現了宋代文人對于地方文化的重視和贊美之情。
“自笑我來逢八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ng zhōu gē
彭州歌
péng zhōu xī hào xiǎo chéng dū, chéng shì fán huá jǐn bù rú.
彭州昔號小成都,城市繁華錦不如。
shàng yǒu yí rú tóu xuě bái, jiàn rén yóu zì wèn shī shū.
尚有遺儒頭雪白,見人猶自問詩書。
péng zhōu yòu yuē mǔ dan xiāng, huā yuè rén chēng xiǎo luò yáng.
彭州又曰牡丹鄉,花月人稱小雒陽。
zì xiào wǒ lái féng bā yuè, shǒu pān kū gān jǔ qīng shāng.
自笑我來逢八月,手攀枯干舉清觴。
“自笑我來逢八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