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策緩周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挾策緩周旋”全詩
笛弄五溪月,櫂搖三峽天。
楚江萍似斗,太華藕如船。
歸橐應無價,人爭秀句傳。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送皇甫秀才下荊州》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皇甫秀才下荊州》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西南地區的景色和氣氛為主題,表達了對皇甫秀才遠行的送別之情。
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西南地區的勝景。"西南多勝概"表明這個地方的山水美景眾多,給人以壯麗的感受。"挾策緩周旋"描繪了皇甫秀才遲遲離去的情景,似乎他還在悠閑地游玩,盡情享受這里的美景。
接著,詩詞以音樂和船行的形象,描繪出西南地區的更多景觀。"笛弄五溪月"形容了笛子的悠揚聲音在五條溪流上回蕩,仿佛是在奏響一曲美妙的樂章。"櫂搖三峽天"則描繪了劃船在長江三峽間穿行的情景,船身隨波起伏,仿佛搖擺于天際。
詩詞的后半部分以楚江和太華兩個形象來描繪這片土地的特色。"楚江萍似斗"形容楚江上漂浮的萍蓬,密集如斗,形成了一幅別樣的景象。"太華藕如船"則以太華山上汪洋的藕田為比喻,形容藕田的廣袤如同一艘船。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皇甫秀才歸程的祝福和對他才華的贊賞。"歸橐應無價,人爭秀句傳"表明皇甫秀才所帶回的才華和文化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人們都渴望傳頌他的才華和佳句。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比喻手法,勾勒出了西南地區的壯麗景色和皇甫秀才的才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展示了對皇甫秀才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對美好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挾策緩周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ng fǔ xiù cái xià jīng zhōu
送皇甫秀才下荊州
xī nán duō shèng gài, xié cè huǎn zhōu xuán.
西南多勝概,挾策緩周旋。
dí nòng wǔ xī yuè, zhào yáo sān xiá tiān.
笛弄五溪月,櫂搖三峽天。
chǔ jiāng píng shì dòu, tài huá ǒu rú chuán.
楚江萍似斗,太華藕如船。
guī tuó yīng wú jià, rén zhēng xiù jù chuán.
歸橐應無價,人爭秀句傳。
“挾策緩周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