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無弦雁柱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錦瑟無弦雁柱空”全詩
野廟半間蒙薜荔,湘江兩岸泣芙蓉。
玉臺有鏡蝌銘古,錦瑟無弦雁柱空。
行近祠南默惆悵,倚筇江上數青峰。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湘夫人祠》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夫人祠》是宋代文學家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舟維古流小從容,
二女含嚬媚晚風。
野廟半間蒙薜荔,
湘江兩岸泣芙蓉。
玉臺有鏡蝌銘古,
錦瑟無弦雁柱空。
行近祠南默惆悵,
倚筇江上數青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湘夫人祠的景象,通過描述祠廟的環境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湘夫人的崇敬和思念之情。詩中展現了一種曠邁、淡然的情感,以及對時光流轉和歷史遺跡的感慨。
賞析:
詩的開頭寫到了一艘小舟靜靜地停在古老的水流上,表現出一種從容不迫的氛圍。接著,描繪了兩位女子含笑而立,嬌媚地迎接晚風,展現出她們的美麗和溫柔。然后,詩中出現了野廟和薜荔的意象,給人以一種寧靜而野趣的感覺,同時暗示了湘夫人祠的荒涼和遺世獨立。
在下一聯中,作者描繪了湘江兩岸泣雨芙蓉,表達了自然界對湘夫人的哀悼之情。這里的芙蓉花是湘夫人的象征,它們仿佛也感受到了湘夫人的離去,以泣雨的方式表達悲痛。
接下來的兩句,通過描寫祠廟中的玉臺和鏡蝌,以及錦瑟和雁柱,展示了祠廟古老的歷史和它所蘊含的文化底蘊。這些古物和意象都是湘夫人祠中的文物,它們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行至湘夫人祠南邊時的默然惆悵之情,他倚著竹杖,望著湘江上數著青峰。這里的青峰是湘夫人祠附近的山峰,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湘夫人的思念。
整首詩以婉約、淡泊的筆觸描繪了湘夫人祠的景象,并通過對自然和歷史的描寫,表達了對湘夫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光陰易逝和人事如夢的感慨。
“錦瑟無弦雁柱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fū rén cí
湘夫人祠
zhōu wéi gǔ liú xiǎo cóng róng, èr nǚ hán pín mèi wǎn fēng.
舟維古流小從容,二女含嚬媚晚風。
yě miào bàn jiān méng bì lì, xiāng jiāng liǎng àn qì fú róng.
野廟半間蒙薜荔,湘江兩岸泣芙蓉。
yù tái yǒu jìng kē míng gǔ, jǐn sè wú xián yàn zhù kōng.
玉臺有鏡蝌銘古,錦瑟無弦雁柱空。
xíng jìn cí nán mò chóu chàng, yǐ qióng jiāng shàng shù qīng fēng.
行近祠南默惆悵,倚筇江上數青峰。
“錦瑟無弦雁柱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