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詩債苦相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堪詩債苦相催”全詩
清香自是蠲煩藥,為折霜蕤一朵來。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追和東坡梅花十絕》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追和東坡梅花十絕》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醉眼昏昏午倦開,不堪詩債苦相催。
清香自是蠲煩藥,為折霜蕤一朵來。
中文譯文:
迷迷糊糊地,醉眼昏昏地午睡醒來,
不堪承受詩債的苦痛相催。
清香本是解除煩憂的良藥,
特意摘下一朵霜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午后醒來時的情景,他的眼睛還有些迷糊,昏昏欲睡。然而,他意識到自己還有未完成的詩債,不得不被強迫著去寫詩。他感到痛苦,無法逃避。為了解脫煩憂,他將清香的梅花摘下來,希望它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安慰和寧靜。
詩中的“詩債”暗示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責任感和承諾,他感到壓力重重,無法擺脫。然而,他也明白詩歌可以成為他的心靈療藥,能夠撫平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因此,他選擇摘下一朵梅花,享受它的清香,希望通過詩歌創作來舒緩自己的痛苦。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掙扎。他既感到寫詩的壓力,又渴望通過詩歌來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安寧。梅花作為中國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具有堅韌、純潔和自立不群的品質,詩人選擇了梅花作為他尋求心靈慰藉的象征。
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情感,同時通過梅花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于自我追求和心靈安寧的期望。
“不堪詩債苦相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ī hé dōng pō méi huā shí jué
追和東坡梅花十絕
zuì yǎn hūn hūn wǔ juàn kāi, bù kān shī zhài kǔ xiāng cuī.
醉眼昏昏午倦開,不堪詩債苦相催。
qīng xiāng zì shì juān fán yào, wèi zhé shuāng ruí yī duǒ lái.
清香自是蠲煩藥,為折霜蕤一朵來。
“不堪詩債苦相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