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火青熒咽暮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戍火青熒咽暮笳”全詩
風里斷鴻書還草,山頭飛葉漢浮槎。
柂樓索莫吟秋笛,戍火青熒咽暮笳。
爭似漁翁最蕭散,晚來和月臥蘆花。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秋興八首追和杜老》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興八首追和杜老》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時光和人生的感慨。
詩詞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具體。"巉巖石壁半欹斜,茅栗叢中菊漸華"描繪了山勢險峻的景象以及菊花逐漸盛開的秋天景色。"風里斷鴻書還草,山頭飛葉漢浮槎"則呈現了秋風中飄落的落葉和遷徙的鴻雁,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詩詞的意境抒發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人生滄桑的感慨。"柂樓索莫吟秋笛,戍火青熒咽暮笳"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的回憶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爭似漁翁最蕭散,晚來和月臥蘆花"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詩意的向往,暗喻了漁翁自得其樂、恬淡隨心的生活態度。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感慨。詩詞中的意象清新,節奏流暢,語言簡練,給人以深遠的意境感受。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同時也能領略到秋天的美麗和恬靜的意境。
“戍火青熒咽暮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ìng bā shǒu zhuī hé dù lǎo
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chán yán shí bì bàn yī xié, máo lì cóng zhōng jú jiàn huá.
巉巖石壁半欹斜,茅栗叢中菊漸華。
fēng lǐ duàn hóng shū hái cǎo, shān tóu fēi yè hàn fú chá.
風里斷鴻書還草,山頭飛葉漢浮槎。
yí lóu suǒ mò yín qiū dí, shù huǒ qīng yíng yàn mù jiā.
柂樓索莫吟秋笛,戍火青熒咽暮笳。
zhēng shì yú wēng zuì xiāo sàn, wǎn lái hé yuè wò lú huā.
爭似漁翁最蕭散,晚來和月臥蘆花。
“戍火青熒咽暮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