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於今有淮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社於今有淮海”全詩
不妨對客自揮毫,文社於今有淮海。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習慣還詩債,
追趕疲馬情況更糟。
不妨對客自揮毫,
文人社群如今在淮海。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王之道平日積累的寫詩債務,他感到自己像是追趕著疲憊的馬匹一樣,情況愈發不妙。然而,他認為不妨對著客人自由地揮灑墨跡,因為如今在淮海地區有著文人社群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以自嘲和幽默的筆調展示了王之道作為一位詩人的心境和寫作狀態。他坦言自己平生積累了許多未完成的詩篇,形象地比喻為欠下的債務。用追趕疲憊的馬匹來形容自己的創作狀態,表達了他對于自己詩才不如以往的感慨和憂慮。然而,他并不消沉,認為可以在與客人交流中自由地揮灑毛筆,展示自己的才華。文人社群的存在也使他感到欣慰,淮海地區有著豐富的文化氛圍,讓他在這里能夠與其他文人交流和切磋,共同追求藝術的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自嘲和幽默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詩人對于自己創作能力的擔憂和對文人社群的期待。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表現出他對于文化交流和藝術追求的熱切心情。
“文社於今有淮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ào jī zhōng cí hú jí shì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
píng shēng kě guàn cháng shī zhài, zhuī jì pí nú kuàng jiā dài.
平生可慣償詩債,追驥疲駑況加怠。
bù fáng duì kè zì huī háo, wén shè yú jīn yǒu huái hǎi.
不妨對客自揮毫,文社於今有淮海。
“文社於今有淮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