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恨別愁無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感時恨別愁無那”全詩
感時恨別愁無那,賴有清樽慰此心。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經過合寨吊孟氏故居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過合寨吊孟氏故居二首》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過春泥沒馬深,
幾聲幽鳥囀喬林。
感時恨別愁無那,
賴有清樽慰此心。
譯文:
經過合寨吊孟氏故居二首
行走在春泥沼澤,馬蹄陷得很深,
幾聲幽鳥在高聳的林木中囀鳴。
感嘆時光流轉,心中充滿別離的愁緒,
幸好有清酒相伴,慰藉我內心的憂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行走在春泥沼澤的情景。馬蹄深陷泥濘,給行路帶來了困難。然而,在這困境中,詩人卻聽到了幾聲幽鳥在高聳的林木中囀鳴,這讓他感嘆時光的流轉,并引發了別離的憂傷。然而,他慶幸自己有清酒相伴,能夠慰藉內心的憂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行走在春泥沼澤中的情景,展示了他在困境中的思考和感悟。春泥深沉的描繪增加了詩中的困難和掙扎感,而幽鳥在高林中的囀鳴則為詩中的凄涼氛圍增添了一絲生機和美感。詩人通過表達自己的感嘆和憂傷,展示了對時光流轉和別離的深切體驗。然而,他在最后一句中提到清酒,表明他并不完全消沉,能夠通過享受酒的快樂來慰藉自己內心的憂傷,顯示出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樂觀情緒。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困境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酒作為慰藉的珍視。通過幾句簡短的詩句,詩人傳遞了一種對困境與憂傷的認識,以及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時恨別愁無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guò hé zhài diào mèng shì gù jū èr shǒu
經過合寨吊孟氏故居二首
xíng guò chūn ní méi mǎ shēn, jǐ shēng yōu niǎo zhuàn qiáo lín.
行過春泥沒馬深,幾聲幽鳥囀喬林。
gǎn shí hèn bié chóu wú nà, lài yǒu qīng zūn wèi cǐ xīn.
感時恨別愁無那,賴有清樽慰此心。
“感時恨別愁無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