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無數野花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溪無數野花明”全詩
杞苗荻筍肥應美,採掇何妨趁晚烹。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和沈次韓春日郊行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沈次韓春日郊行二首》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郊外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享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色新晴一蘸青,
隔溪無數野花明。
杞苗荻筍肥應美,
采掇何妨趁晚烹。
詩意:
詩的開頭,“山色新晴一蘸青”,描繪了春天清晨的山色,青翠欲滴。接著,詩人描述了溪水兩岸盛開的無數野花,絢麗多彩。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杞苗、荻筍,暗示著豐收的季節已經到來,它們的美味應該被采摘下來,晚上再品嘗烹調,無論是宴客還是自己享受,都是一種愉悅的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春天郊外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山色新青,野花綻放,給人以清新、美好的感受。詩中的杞苗、荻筍則展示了大自然給予人們的豐富的物產,暗示了豐收的季節即將到來。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農事圖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享受,傳遞出一種樂觀、豁達的情感。同時,詩中的“趁晚烹”也暗示了人們要珍惜時光,及時享受眼前的美好,體現了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態度。
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受和對生活的熱愛,給人以愉悅和舒心的感受。它以樸素的農村景觀為題材,融入了對自然、對生活的思考,展現了宋代詩歌的特色,同時也傳遞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隔溪無數野花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ěn cì hán chūn rì jiāo xíng èr shǒu
和沈次韓春日郊行二首
shān sè xīn qíng yī zhàn qīng, gé xī wú shù yě huā míng.
山色新晴一蘸青,隔溪無數野花明。
qǐ miáo dí sǔn féi yīng měi, cǎi duō hé fáng chèn wǎn pēng.
杞苗荻筍肥應美,採掇何妨趁晚烹。
“隔溪無數野花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