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到岸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湖到岸邊”全詩
艱難思帝業,牢落漫禪關。
野鳥驚人散,江湖到岸邊。
明朝又東去,空羨阿師閒。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題石磧明因院因李端叔韻》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石磧明因院因李端叔韻》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漢干戈地,巋然見此山。
艱難思帝業,牢落漫禪關。
野鳥驚人散,江湖到岸邊。
明朝又東去,空羨阿師閒。
詩意:
這首詩以楚漢相爭的戰亂時期為背景,描繪了一個人在一座山前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過山的壯麗和高聳的形象,表達了時代紛亂的景象。他思考著帝業的艱難,感嘆自己的困境和漫長的禪修之路。野鳥驚飛,江湖人物離開了岸邊,象征著動蕩的時代帶來的人事變遷。最后,作者羨慕著那些能夠安閑自在的人,明朝又東去,只留下空虛的羨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動蕩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通過描述山的形象,作者將戰爭和動蕩的時代景象與自己的內心體驗相結合,形成了深遠的意境。山的高聳和壯麗象征著時代的動蕩和艱難,而作者作為一個個體,面對著這樣的時代,感到困頓和迷茫。詩中的禪關意味著修行之路的漫長和艱辛,同時也隱含著作者對內心的靜思和追求。野鳥驚飛、江湖人物離開岸邊,則表達了時代的更迭和人事的變遷,以及作者對于這種變化的感嘆和無奈。最后,作者羨慕那些能夠遠離塵囂、過著寧靜生活的人,明朝又東去的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整首詩以簡約的筆墨,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對時代的感悟,帶給讀者一種深沉和凄美的情感。
“江湖到岸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í qì míng yīn yuàn yīn lǐ duān shū yùn
題石磧明因院因李端叔韻
chǔ hàn gān gē dì, kuī rán jiàn cǐ shān.
楚漢干戈地,巋然見此山。
jiān nán sī dì yè, láo luò màn chán guān.
艱難思帝業,牢落漫禪關。
yě niǎo jīng rén sàn, jiāng hú dào àn biān.
野鳥驚人散,江湖到岸邊。
míng cháo yòu dōng qù, kōng xiàn ā shī xián.
明朝又東去,空羨阿師閒。
“江湖到岸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