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外遠山晨霧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外遠山晨霧重”全詩
露梢抽翠交新竹,風葉翻紅颭嫩荷。
水外遠山晨霧重,道傍佳樹午陰多。
頭旋更苦舟搖兀,說與篙師往得麼。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夏月自六安舟行還安豐》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月自六安舟行還安豐》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作品。這首詩以夏季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舟行歸途中的自然景觀和行船的艱辛,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感受。
譯文:
滟滟溪流漲濁波,剛剛晴天氣清和。
露珠點綴新抽綠竹,風吹葉翻紅嫩荷。
水面外遠山籠罩晨霧,道旁美麗樹林午陰多。
頭暈目眩更苦船搖晃,對船夫說去的遠嗎?
詩意:
這首詩以舟行的歸途為背景,通過描繪夏天的自然景色,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溪流泛濫,天氣晴朗,清澈明凈,展現出一片寧靜祥和的氣氛。作者注意到水面上新抽出的綠竹葉上掛滿了露珠,微風吹動,紅色的嫩荷隨之搖曳。遠處的山巒被晨霧所籠罩,道路兩旁的樹木投下陣陣午后的清涼。然而,船行搖擺不定,作者感到頭暈目眩,苦惱不已,向船夫詢問船行的目的地是否還遠。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夏季的細膩觀察和感受。滟滟溪流、晴天氣候、清澈的水面、翠綠的竹葉和紅嫩的荷葉,細膩地勾勒出夏日的美好景象。同時,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晨霧和樹林的午陰來襯托出整個畫面的寧靜和清涼。然而,船行的顛簸給作者帶來了不適,揭示出行船的辛苦和不穩定。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的焦慮和渴望了解船行的目的地是否還遠。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夏季的景色和人的內心感受,給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
“水外遠山晨霧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yuè zì lù ān zhōu xíng hái ān fēng
夏月自六安舟行還安豐
yàn yàn xī liú zhǎng lù bō, zhà qíng tiān qì zì qīng hé.
滟滟溪流漲淥波,乍晴天氣自清和。
lù shāo chōu cuì jiāo xīn zhú, fēng yè fān hóng zhǎn nèn hé.
露梢抽翠交新竹,風葉翻紅颭嫩荷。
shuǐ wài yuǎn shān chén wù zhòng, dào bàng jiā shù wǔ yīn duō.
水外遠山晨霧重,道傍佳樹午陰多。
tóu xuán gèng kǔ zhōu yáo wù, shuō yǔ gāo shī wǎng dé mó.
頭旋更苦舟搖兀,說與篙師往得麼。
“水外遠山晨霧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