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嗟安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鴻雁嗟安仰”全詩
席塵埋古鼎,書蠹入新詩。
鴻雁嗟安仰,枌榆痛莫追。
木瓜慚未報,臨紙涕漣洏。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哀陳夫子》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哀陳夫子》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去矣君何速,聞之我重悲。
你已經離去,為何如此匆忙?一聽到這消息,我感到深深的悲傷。
席塵埋古鼎,書蠹入新詩。
坐席上積滿了塵埃,覆蓋了古代的鼎器;書籍被書蟲侵蝕,影響了新詩的創作。
鴻雁嗟安仰,枌榆痛莫追。
鴻雁嘆息著飛行,向你致敬;枌榆樹悲傷地痛哭,再也無法追隨你。
木瓜慚未報,臨紙涕漣洏。
我對你的恩情感到愧疚未能回報,站在紙前,淚水滂沱而下。
詩詞《哀陳夫子》通過描繪離世的陳夫子引發的悲傷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陳夫子的崇敬和追思之情。詩中以寥寥數語,展現了離別之痛和無盡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述君子離世后的場景,席塵、書蠹等意象,襯托出離別的悲傷和對逝者的懷念之情。詩詞中的鴻雁、枌榆等形象也增強了離世者的崇高和可貴之感。最后,詩人以木瓜的慚愧和淚水的灑落,表達了自己對逝者的感激和無盡的哀思。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通過描寫境況、借景抒情的手法,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物象的運用,使得詩詞更加生動形象,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深沉的悲傷和對逝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凄涼,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鴻雁嗟安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i chén fū zǐ
哀陳夫子
qù yǐ jūn hé sù, wén zhī wǒ zhòng bēi.
去矣君何速,聞之我重悲。
xí chén mái gǔ dǐng, shū dù rù xīn shī.
席塵埋古鼎,書蠹入新詩。
hóng yàn jiē ān yǎng, fén yú tòng mò zhuī.
鴻雁嗟安仰,枌榆痛莫追。
mù guā cán wèi bào, lín zhǐ tì lián ér.
木瓜慚未報,臨紙涕漣洏。
“鴻雁嗟安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