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憐明月照人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憐明月照人歸”全詩
獨步幽吟心正苦,卻憐明月照人歸。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獨步》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步》是一首宋代詩詞,由王之道創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過天晴,煙渚上的白鷗飛散,風吹過霜林,紅葉已經稀疏。孤獨地行走,心中吟唱,感到苦楚,卻深深憐愛著明月照耀著人們歸來的景象。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苦悶,以及對明月的傾慕之情。雨后的天空晴朗,煙霧散去,湖面上的白鷗四處飛舞,霜林中的紅葉已經凋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一個人獨自行走,心中默默吟唱,表達出內心的苦悶和痛苦。然而,盡管如此,作者仍然深深憐愛著明月,視其為心靈的寄托,明月照耀著人們歸來的景象,給予了作者一絲溫暖和希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孤獨和心靈寄托的思考。明月作為詩人內心的寄托,象征了詩人對美好的追求和希望的寄托。詩詞通過樸素而優美的表達方式,讓讀者感受到了孤獨與苦悶中的溫暖和希望,展現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對人生的體察。
“卻憐明月照人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bù
獨步
yǔ qíng yān zhǔ bái ōu luàn, fēng guò shuāng lín hóng yè xī.
雨晴煙渚白鷗亂,風過霜林紅葉稀。
dú bù yōu yín xīn zhèng kǔ, què lián míng yuè zhào rén guī.
獨步幽吟心正苦,卻憐明月照人歸。
“卻憐明月照人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