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來富貴非所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來富貴非所憂”全詩
力田孰若逢有秋,異哉甯戚親飯牛。
商歌未絕驚齊侯,遂從仲父盟葵丘。
勛業無聞死不休,磻溪有叟垂直鉤。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追和蘇養直飯牛歌》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追和蘇養直飯牛歌》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時來富貴非所憂,公卿何必皆黑頭。
當時不必擔憂財富和高官壓力,為何公卿們都愁眉苦臉。
力田孰若逢有秋,異哉甯戚親飯牛。
勞作的農田在秋天收獲豐盛,甯戚卻以親手喂牛為奇事。
商歌未絕驚齊侯,遂從仲父盟葵丘。
商歌傳唱不絕,驚動了齊侯,于是他從仲父那里前往葵丘參加盟誓。
勛業無聞死不休,磻溪有叟垂直鉤。
為了不辜負自己的功業,無名之輩也愿意不辭而死,磻溪老人掛著直鉤。
詩意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方式,揭示了世事的無常和人們對富貴、地位的追求。詩人通過描述富貴不必擔憂、農民親手喂牛的情景,表達了對財富與權力的淡然態度。與此同時,他也提到了商歌傳唱、齊侯驚動、仲父盟誓等歷史典故,突出了忠誠、勇氣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最后,他以磻溪老人垂直鉤的形象,表達了對無名英雄的贊賞和敬意。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對比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富貴的超脫態度和對忠誠、勇氣的贊賞。通過描繪生活中普通人和歷史典故中英雄形象的對比,詩人傳遞了一種平凡與偉大并存的價值觀,讓人們反思人生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時來富貴非所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ī hé sū yǎng zhí fàn niú gē
追和蘇養直飯牛歌
shí lái fù guì fēi suǒ yōu, gōng qīng hé bì jiē hēi tóu.
時來富貴非所憂,公卿何必皆黑頭。
lì tián shú ruò féng yǒu qiū, yì zāi níng qī qīn fàn niú.
力田孰若逢有秋,異哉甯戚親飯牛。
shāng gē wèi jué jīng qí hóu, suì cóng zhòng fù méng kuí qiū.
商歌未絕驚齊侯,遂從仲父盟葵丘。
xūn yè wú wén sǐ bù xiū, pán xī yǒu sǒu chuí zhí gōu.
勛業無聞死不休,磻溪有叟垂直鉤。
“時來富貴非所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