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無一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逢無一事”全詩
日從三伏烈,風借九秋涼。
休作桃花觀,聊同柏子香。
相逢無一事,不必下禪床。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和鞏興宗題回峰寺贈明山主》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鞏興宗題回峰寺贈明山主》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共煙云遠,山連藪擇長。
大江和煙云一同向遠方延伸,山脈連綿不斷,茂盛的竹林選擇最高長的地方生長。
日從三伏烈,風借九秋涼。
太陽炙熱如同三伏天一般,而微風卻夾帶著九秋的涼意。
休作桃花觀,聊同柏子香。
不必只局限于欣賞桃花的美景,也可一同享受柏樹的清香。
相逢無一事,不必下禪床。
當相逢的時候,不必有任何煩惱和雜念,也無需下座修禪。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凈和寧靜的向往。江河山脈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詩人欣賞著其中的景色,感受著自然界的力量和美好。他認為人們不必過于拘泥于某一事物,而是可以在各種美好中尋找寧靜和滿足。當人們相聚時,無需有任何紛擾的事情,可以放下煩惱,享受此刻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通過對江山美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平靜生活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炎熱和涼爽、桃花和柏樹進行對比,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對寧靜的渴望。整首詩詞意境明快,語言簡練,使人感受到了自然和平與寧靜的美好,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作者以詩歌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引發讀者對于寧靜生活的思考和共鳴。
“相逢無一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gǒng xìng zōng tí huí fēng sì zèng míng shān zhǔ
和鞏興宗題回峰寺贈明山主
jiāng gòng yān yún yuǎn, shān lián sǒu zé zhǎng.
江共煙云遠,山連藪擇長。
rì cóng sān fú liè, fēng jiè jiǔ qiū liáng.
日從三伏烈,風借九秋涼。
xiū zuò táo huā guān, liáo tóng bǎi zi xiāng.
休作桃花觀,聊同柏子香。
xiāng féng wú yī shì, bù bì xià chán chuáng.
相逢無一事,不必下禪床。
“相逢無一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