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有新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宿云有新行”全詩
我老顏已衰,一杯聊發赪。
村龍怪我醉,忽吠三二聲。
蜀月不可見,宿云有新行。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題宿云軒》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宿云軒》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晨來臨時,我畏懼秋霜的寒冷,
從甕中取出清水漱口,感到清爽宜人。
我蒼老的面容已經衰老,
喝下一杯酒,臉紅發燙。
村里的龍兒責怪我喝醉,
突然發出三兩聲吠叫。
蜀地的月亮無法看見,
住處的云彩卻有新的變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清晨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秋日的敬畏之情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人在清晨起床后,感到秋霜的寒冷,但用清水漱口后卻感到清爽宜人。詩人意識到自己的年華已逝,然而一杯酒卻能使他的臉紅發燙,暗示他對于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村里的龍兒因為他喝醉了而責怪他,這或許是詩人在鄉野生活中的一種揶揄和調侃。詩人注意到蜀地的月亮看不見,但他住處的云彩卻有新的變化,暗示著生活中的變動和不可預測性。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詩人對秋霜的畏懼和清水的慰藉,表達了對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對生活中喜悅的追求。詩人通過自我感知,意識到歲月已逝,但仍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和渴望。詩人的酒后紅顏和被村里的龍兒責怪,展示了鄉村生活中的趣事和人物之間的互動。詩人對蜀地月亮和住處云彩的描述,傳達了生活中變幻莫測的特點,暗示著無法預測的未來。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給人以啟發和共鳴。
“宿云有新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ù yún xuān
題宿云軒
zhāo lái qiè qiū shuāng, shēng piē wèng lǐ qīng.
朝來怯秋霜,生撇甕里清。
wǒ lǎo yán yǐ shuāi, yī bēi liáo fā chēng.
我老顏已衰,一杯聊發赪。
cūn lóng guài wǒ zuì, hū fèi sān èr shēng.
村龍怪我醉,忽吠三二聲。
shǔ yuè bù kě jiàn, sù yún yǒu xīn xíng.
蜀月不可見,宿云有新行。
“宿云有新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