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喜新詩在壁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喜新詩在壁間”全詩
昨朝恰別居巢長,又喜新詩在壁間。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法云寺和湯立賢留題》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法云寺和湯立賢留題》是一首宋代王之道的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法云寺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這個寧靜的地方的閑適心情以及對新詩的喜悅。
譯文:
法云寺坐落在湖邊的幾畝山上,
我手持杖藜偷得一片寧靜時光。
昨天剛剛告別了長久居住的巢縣,
又欣喜地發現新詩在壁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法云寺的景色,展示了詩人在這個僻靜之地的寧靜和自在。他用杖藜偷偷地來到這里,享受著片刻的安逸。在他離開巢縣的前一天,他剛剛告別了長期的居住地,而現在他又發現了新寫的詩作,這使他充滿喜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法云寺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閑適心情。他以杖藜偷得一朝閑暇的行動來表達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法云寺作為一個僻靜的地方,為詩人提供了一個逃離紛擾的空間,讓他能夠享受到片刻的寧靜和自在。
詩中的"昨朝恰別居巢長,又喜新詩在壁間"表達了詩人離開巢縣的離別之情,但又在法云寺的壁間發現了新寫的詩作,這給他帶來了喜悅和激動。這種對新詩的發現和創作的喜悅,體現了詩人對于藝術創作的熱愛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法云寺的閑適心情和對新詩的喜悅。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心境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于寧靜和創作的向往,同時也傳達了他對于藝術的熱愛和對于生活的感悟。
“又喜新詩在壁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 yún sì hé tāng lì xián liú tí
法云寺和湯立賢留題
sì zhàn hú biān shù mǔ shān, zhàng lí tōu dé yī zhāo xián.
寺占湖邊數畝山,杖藜偷得一朝閒。
zuó cháo qià bié jū cháo zhǎng, yòu xǐ xīn shī zài bì jiān.
昨朝恰別居巢長,又喜新詩在壁間。
“又喜新詩在壁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