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歸如路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歸如路窮”全詩
人間無暇日,馬上又秋風。
破月銜高岳,流星拂曉空。
此時皆在夢,行色獨匆匆。
分類:
《行思》楊凝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思》是唐代詩人楊凝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思
千里豈云去,欲歸如路窮。
人間無暇日,馬上又秋風。
破月銜高岳,流星拂曉空。
此時皆在夢,行色獨匆匆。
中文譯文:
行走時的思緒
千里之旅是否真的會消失,渴望回家卻如同迷失了路途。
人間沒有一刻閑暇的日子,馬背上又起秋風。
殘月抱起高山,流星劃過黎明的空曠。
此時此刻都如同在夢中,行色匆匆孤獨前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行走旅途中的思緒,表達了對家的渴望、人生匆忙和行旅的孤獨感。詩中的景物和意象都與旅途和歸鄉有關。
詩的開頭兩句“千里豈云去,欲歸如路窮”,表達了詩人對千里之外的旅途的懷疑和迷茫,渴望回家卻感到路途漫長無盡。
第三句“人間無暇日,馬上又秋風”,描述了人們在繁忙的現實生活中沒有片刻閑暇,即使在馬背上行進,也能感受到秋風的涼爽,暗示了行走旅途的孤獨與辛勞。
接下來的兩句“破月銜高岳,流星拂曉空”以夜晚的景象作為襯托,描繪出殘月抱起高山和流星劃過天空的畫面,給人以寂靜和寧靜的感覺。這些意象可能象征著詩人內心深處對家的渴望和歸鄉的希望。
最后的兩句“此時皆在夢,行色獨匆匆”表達了詩人此刻所經歷的一切都如同在夢中,行走的步伐匆匆,暗示了行旅的艱辛和寂寥。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意象,通過描述旅途中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揭示了人生的匆匆和歸鄉的渴望,以及在行走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獨和辛勞。這首詩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抒發了對人生和歸鄉的思考,給人以共鳴和深思。
“欲歸如路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sī
行思
qiān lǐ qǐ yún qù, yù guī rú lù qióng.
千里豈云去,欲歸如路窮。
rén jiān wú xiá rì, mǎ shàng yòu qiū fēng.
人間無暇日,馬上又秋風。
pò yuè xián gāo yuè, liú xīng fú xiǎo kōng.
破月銜高岳,流星拂曉空。
cǐ shí jiē zài mèng, xíng sè dú cōng cōng.
此時皆在夢,行色獨匆匆。
“欲歸如路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