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聞風畏后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令我聞風畏后生”全詩
有如雙鳳傳家學,令我聞風畏后生。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寄二兒》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二兒》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寄二兒》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懶誰能教子孫,
靜中猶喜讀書聲。
有如雙鳳傳家學,
令我聞風畏后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教育后代的思考和期望。作者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懶散的身體已無力教導子孫,但他仍然喜歡靜下心來聆聽讀書的聲音。詩中出現了"雙鳳傳家學"的比喻,意味著作者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繼承家族的學識傳統,成為學術上的佼佼者。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于后代的擔憂和對于傳統學識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教育價值的思考和對于后代的期望。作者自稱"老懶",意味著他年事已高、體力已衰,無法再親自教導子孫,但他仍然希望他們能夠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和智慧。"靜中猶喜讀書聲"表達了作者對于閱讀的喜愛和對知識的追求。詩中的"雙鳳傳家學"形象地比喻了作者希望子孫能夠繼承傳統學識并且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人物。最后一句"令我聞風畏后生"表達了作者對于后代學子的敬重和對他們學識的敬畏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短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教育的重視和對后代的期望。它呈現了作者作為長輩的擔當和對傳統學識的珍視,同時也傳遞了對于年輕一代學子的鼓勵和期許。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社會對于教育的重視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人文關懷。
“令我聞風畏后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èr ér
寄二兒
lǎo lǎn shuí néng jiào zǐ sūn, jìng zhōng yóu xǐ dú shū shēng.
老懶誰能教子孫,靜中猶喜讀書聲。
yǒu rú shuāng fèng chuán jiā xué, lìng wǒ wén fēng wèi hòu shēng.
有如雙鳳傳家學,令我聞風畏后生。
“令我聞風畏后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