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山前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昔日山前寺”全詩
汝今能協力,真是寶林通。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送道者史寶通作丐》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道者史寶通作丐》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送別史寶通出家修道為題材,表達了對史寶通的贊美和祝福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山前寺,兵余掃地空。
汝今能協力,真是寶林通。
詩意:
詩詞以敘述過去和現在的對比為開端,描述了古時山前的寺廟荒涼冷落的景象,廟中早已無人照料,只有殘留的余兵在掃地。然而,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史寶通的贊美,稱贊他能夠參與到這樣的修道事業中,成為寶林寺的一員。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史寶通的贊嘆之情,稱他為真正的通達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過去與現在的對比,通過對史寶通的送別,展現了詩人對道家修道之道的景仰和贊美。詩人通過描述山前寺廟的荒涼景象,將過去的榮光和現在的衰落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史寶通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史寶通作為一個修行者,能夠參與到修道事業中,被詩人稱為真正的通達者,表達了對他的敬佩之情。
整首詩詞表現出了王之道對史寶通的欣賞和祝福之情,同時也折射出作者對道家修道思想的推崇和追求。通過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詩詞中,使讀者在賞讀中感受到了對史寶通的敬愛和對修道之道的向往。
“昔日山前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ào zhě shǐ bǎo tōng zuò gài
送道者史寶通作丐
xī rì shān qián sì, bīng yú sǎo dì kōng.
昔日山前寺,兵余掃地空。
rǔ jīn néng xié lì, zhēn shì bǎo lín tōng.
汝今能協力,真是寶林通。
“昔日山前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