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酒罷月已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杯酒罷月已高”全詩
炊煙幾處裊輕碧,知是漁家收釣筒。
老翁長須更廣顙,路逢百錢掛藜杖。
三杯酒罷月已高,短棹扁舟還獨往。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漁村落照》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村落照》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漁村在夕陽的映襯下的美麗景色,以及漁民的生活場景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寒蘆茫茫萬頃之中,迷失在西東之間,
夕陽從江上升起,將天空染成紅艷。
炊煙輕輕裊裊升起,幾處點綴碧綠之間,
明白那是漁家的煙火,漁人們在收攏漁具。
老漁翁長須廣顙笑,路上遇見,掛著百錢的藜杖。
三杯美酒已經喝完,月亮已經高高升起,
我乘著小舟,獨自駛回去。
詩意和賞析:
《漁村落照》通過描繪漁村的景色和漁民的生活情景,表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的寒蘆茫茫,迷失的景象,給人以迷離、神秘的感覺,與西東之間的夕陽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壯麗的夕照圖景。炊煙裊裊升起,點綴著青綠的漁村,表現了一種寧靜和恬淡的氛圍。詩中的老漁翁和掛百錢的藜杖,展示了漁民樸素而快樂的生活態度,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使人感到心曠神怡。詩的最后,詩人乘著小舟獨自駛回,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遙遠的世界,給人一種靜謐、悠然的感覺。
整首詩以漁村為背景,通過描繪景色和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平凡生活的贊美。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簡潔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世界,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生活的真摯。這首詩體現了宋代文人對山水田園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的向往。
“三杯酒罷月已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cūn luò zhào
漁村落照
hán lú wàn qǐng mí xī dōng, xī yáng shàng xià jiāng tiān hóng.
寒蘆萬頃迷西東,夕陽上下江天紅。
chuī yān jǐ chù niǎo qīng bì, zhī shì yú jiā shōu diào tǒng.
炊煙幾處裊輕碧,知是漁家收釣筒。
lǎo wēng cháng xū gèng guǎng sǎng, lù féng bǎi qián guà lí zhàng.
老翁長須更廣顙,路逢百錢掛藜杖。
sān bēi jiǔ bà yuè yǐ gāo, duǎn zhào piān zhōu hái dú wǎng.
三杯酒罷月已高,短棹扁舟還獨往。
“三杯酒罷月已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