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賞幽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臨賞幽花”全詩
登臨賞幽花,茲亦我所欲。
小橋果何往,長堤正相屬。
朝看龜魚游,晚聽鷗鷺浴。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小橋》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之道。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小橋的景象,以及作者對于自然景色的賞析和感受。
譯文:
芳榭圍繞著流水,春天的余香依著半個篙船邊緣飄蕩。
登上高處欣賞幽靜的花朵,這也是我所渴望的。
小橋通向何方呢?長堤與之相連。
早晨觀賞著游弋的烏龜和魚兒,傍晚聆聽著海鷗和鷺鳥沐浴。
詩意:
《小橋》通過描繪小橋和周圍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生活的向往。詩中的芳榭繞流水、春馀半篙緣,以及朝看龜魚游、晚聽鷗鷺浴,都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深深的感受。小橋作為連接長堤的樞紐,象征著人與自然的交融與共生,也暗示了作者對于和諧生活的向往。
賞析:
《小橋》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景象,通過對芳榭、流水、春馀、幽花等元素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贊美和追求。詩中的小橋和長堤相互呼應,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環境,使人產生寧靜和舒適的感受。同時,詩人通過描寫朝看龜魚游、晚聽鷗鷺浴,細膩地刻畫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變化多樣,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
整首詩情趣高雅,以簡潔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清新宜人的自然風景畫。通過描繪小橋、長堤和周圍的自然景色,詩人傳達了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和諧生活的追求。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沉浸于自然的美景之中,感受到寧靜與愉悅,也可以從中汲取對生活的啟示,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登臨賞幽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qiáo
小橋
fāng xiè rào liú shuǐ, chūn yú bàn gāo yuán.
芳榭繞流水,春馀半篙緣。
dēng lín shǎng yōu huā, zī yì wǒ suǒ yù.
登臨賞幽花,茲亦我所欲。
xiǎo qiáo guǒ hé wǎng, zhǎng dī zhèng xiāng shǔ.
小橋果何往,長堤正相屬。
cháo kàn guī yú yóu, wǎn tīng ōu lù yù.
朝看龜魚游,晚聽鷗鷺浴。
“登臨賞幽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