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溫寒日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冬溫寒日好”全詩
帆腳隨風轉,江流與岸回。
坐憐青嶂遠,靜見白鷗來。
水驛三千里,斯游亦壯哉。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放船和子遠韻》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放船和子遠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之道。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旅行的向往。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冬溫寒日好,
歲晚早梅開。
在寒冷的冬天,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
盡管時值年末,梅花已經開放。
帆腳隨風轉,
江流與岸回。
船帆隨著風的吹拂而轉動,
江水流向岸邊又回蕩。
坐憐青嶂遠,
靜見白鷗來。
坐著欣賞遠處青山的壯麗景色,
靜靜地觀賞著白鷗飛來。
水驛三千里,
斯游亦壯哉。
水路上的旅途長達三千里,
這樣的旅行也是壯麗的。
詩詞通過描繪冬日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嘆,梅花的盛開象征著希望和勇氣。帆腳隨風轉、江流與岸回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律動和變化。詩中的青山和白鷗,使人感受到遠方的寧靜和美麗。最后,描述了水路旅行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自由和冒險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冬日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旅行的渴望。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旅行的贊美,詩詞給人以寧靜、豁達和追求自由的感覺。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力量,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由和冒險的向往。
“冬溫寒日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àng chuán hé zi yuǎn yùn
放船和子遠韻
dōng wēn hán rì hǎo, suì wǎn zǎo méi kāi.
冬溫寒日好,歲晚早梅開。
fān jiǎo suí fēng zhuǎn, jiāng liú yǔ àn huí.
帆腳隨風轉,江流與岸回。
zuò lián qīng zhàng yuǎn, jìng jiàn bái ōu lái.
坐憐青嶂遠,靜見白鷗來。
shuǐ yì sān qiān lǐ, sī yóu yì zhuàng zāi.
水驛三千里,斯游亦壯哉。
“冬溫寒日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