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莫重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語莫重彈”全詩
十三弦上調新水。
一弄入云聲。
月明天更青。
匆匆鶯語囀。
待寓昭君怨。
寄語莫重彈。
有人愁倚欄。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菩薩蠻》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琢成紅玉纖纖指》是宋代張孝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琢成紅玉纖纖指,彈奏著新的曲調。音樂聲傳入云中,月光明亮,天空更加湛藍。匆匆的鶯鳥在歌唱,等待著昭君的悲怨。我寄語你,不要再彈奏那悲傷的曲子。有人倚在欄桿上憂愁思緒萬千。
詩意:
這首詩詞以琴曲的形式表達了一種深情的思緒。詩人通過琴聲和景物的描繪,傳達了對昭君的思念和憂愁之情。紅玉指代昭君的纖纖玉指,彈奏的新曲調象征著詩人對昭君的思念之情。月明天更青,表現出詩人內心的悲傷和憂愁。詩人以寄語的方式向昭君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希望她不再彈奏悲傷的曲子,因為有人在倚欄處默默地思念著她。
賞析:
這首詩詞以琴曲的形式展現了詩人對昭君的思念之情。通過音樂的表達,詩人將自己的心聲傳遞給了讀者。他用琢成紅玉纖纖指的描述,展現了昭君的美麗和纖細。彈奏新調的琴聲營造出一種悲愴的氛圍,與月光的明亮和天空的湛藍形成鮮明的對比。鶯鳥的囀鳴和倚欄處的人的愁思,進一步烘托了昭君的離愁別緒。詩人通過寄語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昭君不再彈奏悲傷的曲子,因為有人一直在默默地思念著她。整首詩詞以琴曲為主題,通過音樂和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昭君的思念之情。
“寄語莫重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zuó chéng hóng yù xiān xiān zhǐ.
琢成紅玉纖纖指。
shí sān xián shàng diào xīn shuǐ.
十三弦上調新水。
yī nòng rù yún shēng.
一弄入云聲。
yuè míng tiān gèng qīng.
月明天更青。
cōng cōng yīng yǔ zhuàn.
匆匆鶯語囀。
dài yù zhāo jūn yuàn.
待寓昭君怨。
jì yǔ mò chóng tán.
寄語莫重彈。
yǒu rén chóu yǐ lán.
有人愁倚欄。
“寄語莫重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