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任頻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內地任頻侵”全詩
野心殊叵測,內地任頻侵。
日昃那常晦,陽生自剝陰。
德光非不僭,終識殺狐林。
分類: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上張丞相十首》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上張丞相十首》
蠢爾天驕子,中原禍太深。
野心殊叵測,內地任頻侵。
日昃那常晦,陽生自剝陰。
德光非不僭,終識殺狐林。
【中文譯文】
愚昧的天之驕子,給中原帶來了巨大的災禍。
野心深不可測,無節制地侵占內地。
太陽西斜時常暗淡,陽光中生出陰暗的一面。
美德之光并非無法仿效,終會認清狡猾之人的真面目。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張元干的《上張丞相十首》中的一首。詩人描繪了一個具體人物,通過對其形容和行為的刻畫,表達了自己對這個人物的評價和觀察。
詩人稱呼這個人物為"天驕子",暗示他自負自大,盲目自信,卻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中原帶來了巨大的災禍。"野心殊叵測,內地任頻侵"表明這個人心懷不軌,不斷侵犯內地,對權力野心毫無節制。
詩中運用了太陽和陰影的意象,"日昃那常晦,陽生自剝陰"暗喻這個人物的行為使得正義的光芒漸漸黯淡,陰暗勢力逐漸占據上風。然而,詩人也指出"德光非不僭",暗示正直和美德的光芒并非無法被模仿,最終這個人物的狡猾和邪惡的本質將被揭示。
整首詩通過對這個人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權力腐敗和道德敗壞的深刻觸動,以及對那些自以為是、背離正道的人的警示。同時,詩人也傳達了對正義和美德的堅信,暗示雖然邪惡勢力時有侵襲,但最終正義之光將會戰勝黑暗。
“內地任頻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zhāng chéng xiàng shí shǒu
上張丞相十首
chǔn ěr tiān jiāo zǐ, zhōng yuán huò tài shēn.
蠢爾天驕子,中原禍太深。
yě xīn shū pǒ cè, nèi dì rèn pín qīn.
野心殊叵測,內地任頻侵。
rì zè nà cháng huì, yáng shēng zì bō yīn.
日昃那常晦,陽生自剝陰。
dé guāng fēi bù jiàn, zhōng shí shā hú lín.
德光非不僭,終識殺狐林。
“內地任頻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