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扶藜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日扶藜出”全詩
念子經時臥,嗟予一味貧。
稍聞疏藥餌,遐想整衣巾。
何日扶藜出,相陪醉晚春。
分類: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喜錢申伯病起二首》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錢申伯病起二首》是宋代張元干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花朵在宿雨中受傷,山巒在清晨的陽光下顯得濕潤。我在誦讀經書時躺著,嘆息著自己一貧如洗。稍微聽說有些藥物可調理,我遐想著整理衣巾。不知何時才能握著藜杖走出去,與朋友一同醉享晚春的美景。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貧困狀態的感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以自然景物為比喻,通過描繪花朵在雨水中受傷、山巒在早晨陽光下的濕潤,凸顯了作者心境的憂傷和渴望。他在誦讀佛經時,反思自己的貧困命運,感慨自己一直以來缺乏財富和物質享受。然而,稍微聽聞有些藥物可以改善狀況,作者抱著希望,想象著將來的美好生活。他渴望有一天能夠擺脫困境,拿起藜杖,與朋友一同歡慶春天的美景,享受人生的愉悅和快樂。
賞析:
《喜錢申伯病起二首》以簡潔而精練的文字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對花朵和山巒的描繪,作者將自然景物與自己的心境相結合,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狀況的無奈和痛苦,但又透露出一絲對美好未來的希望。作者的內心世界在詩詞中得到了充分展現,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鳴和心靈的震撼。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該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愿望,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強了詩意的表達。詩人通過寥寥數語,將自己的心聲傳遞給讀者,引發共鳴。這種簡約而深刻的表達方式,使得《喜錢申伯病起二首》成為一首具有感染力和啟示性的詩詞作品。
“何日扶藜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qián shēn bó bìng qǐ èr shǒu
喜錢申伯病起二首
huā fēi shāng sù yǔ, shān rùn zhào qīng chén.
花飛傷宿雨,山潤照清晨。
niàn zi jīng shí wò, jiē yǔ yī wèi pín.
念子經時臥,嗟予一味貧。
shāo wén shū yào ěr, xiá xiǎng zhěng yī jīn.
稍聞疏藥餌,遐想整衣巾。
hé rì fú lí chū, xiāng péi zuì wǎn chūn.
何日扶藜出,相陪醉晚春。
“何日扶藜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