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訊天童今老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訊天童今老子”全詩
他時要向山中去,容我一庵遮薜蘿。
分類: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歸四明》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歸四明》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伽陀寺首座了可歸四明的送別之情,以及對和他一同經歷風雨的歲月的回顧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問訊天童今老子,
偶同庚甲事如何。
他時要向山中去,
容我一庵遮薜蘿。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詩人對了可歸四明的問候和關切。詩人詢問伽陀寺的天童禪師,已經年老如何,同時也表達出自己與了可歸四明共同經歷的時光,以及對他未來前往山中的祝愿和期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愿意為了了可歸四明留下一座庵堂,提供遮蔽風雨的地方。
這首詩的賞析,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了可歸四明的深情厚意。詩人在問候中流露出對天童禪師的尊敬和關心,同時也暗示了自己與他有著共同的人生經歷。接著,詩人表達了對了可歸四明將來前往山中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他能在山中安享寧靜。最后兩句則展現了詩人愿意為了了可歸四明留下一座庵堂的情感,表達出深厚的友誼與情意。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了可歸四明的敬愛和送別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往歲月的回憶和懷念。通過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詩詞之中,凸顯了友情和離別的主題,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問訊天童今老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 tuó èr shǒu sòng le kě shǒu zuò guī sì míng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歸四明
wèn xùn tiān tóng jīn lǎo zi, ǒu tóng gēng jiǎ shì rú hé.
問訊天童今老子,偶同庚甲事如何。
tā shí yào xiàng shān zhōng qù, róng wǒ yī ān zhē bì luó.
他時要向山中去,容我一庵遮薜蘿。
“問訊天童今老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