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葦黃茅供一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葦黃茅供一掃”全詩
白葦黃茅供一掃,英豪人物未消磨。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次韻書事》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書事》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文學的理解和對時代風尚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詩賦科。
白葦黃茅供一掃,英豪人物未消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朱翌的視角,對當時文學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和反思。首句“圣朝始悟文章弊”,表明當時文學的弊端和不足已經被當朝的圣明君主認知和意識到了。"圣朝"指的是當時的皇朝,意味著君主的啟發和認同。這句話表達了朱翌對圣朝統治者的贊賞和對當時文學狀況的憂慮。
第二句“大霈首更詩賦科”,"大霈"指的是皇帝的名字,表示皇帝在文學領域的貢獻和推動。"首更"指的是改革,"詩賦科"則是指文學科目。這句話表達了皇帝在文學領域進行改革的決心和努力,希望使文學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接下來的兩句“白葦黃茅供一掃,英豪人物未消磨”則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復興的期望。"白葦黃茅"是指草紙和墨,"供一掃"表示以此來擦拭清除前人的陳舊,給文學注入新的活力。"英豪人物未消磨"則指的是那些有才華和志向的文人,他們的精神和創作力仍然存在,并且沒有消退。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后來的文人仍然有希望,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創作出有價值的作品。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朱翌對當時文學現狀的擔憂和對文學復興的期望。他希望通過當朝的圣明君主和皇帝的努力,能夠改革文學,注入新的活力,并期待后來的文人能夠繼續創作出有價值的作品。
“白葦黃茅供一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hū shì
次韻書事
shèng cháo shǐ wù wén zhāng bì, dà pèi shǒu gèng shī fù kē.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詩賦科。
bái wěi huáng máo gōng yī sǎo, yīng háo rén wù wèi xiāo mó.
白葦黃茅供一掃,英豪人物未消磨。
“白葦黃茅供一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