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比鄰不擇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問比鄰不擇鄉”全詩
不緣頭上五分白,始與人間萬事忘。
一介遠勞詢近日,十年如此住南荒。
只今已是交游絕,不問比鄰不擇鄉。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次韻傅丈見寄》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傅丈見寄》是宋代詩人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到處能行到處藏,
飯余掛缽解茶囊。
不緣頭上五分白,
始與人間萬事忘。
一介遠勞詢近日,
十年如此住南荒。
只今已是交游絕,
不問比鄰不擇鄉。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朱翌的境遇和心境。詩人以行走為樂,隨處流連,以逍遙自在的心態行走于世間,同時也能隱匿于世外之地。他不為歲月給予的額頭上的白發所困擾,從而能夠忘卻人世間的煩惱和紛擾。雖然他身處南方邊陲,與家鄉相隔十年之久,但他依舊能夠安然居住,過著遠離塵囂的生活。如今,他與世人的交往已經斷絕,不再關心鄰里之間的事情,也不再選擇歸屬的鄉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態度。詩中的"能行能藏"表達了詩人自由自在的行走方式,他隨心所欲地四處游蕩,即使身處在人世間,也能夠以自己的方式逍遙自在。"不緣頭上五分白,始與人間萬事忘"表達了詩人對外在歲月流轉和瑣事紛擾的淡漠態度,他不為外在的變化所困擾,能夠忘卻塵世的煩惱。詩中的"十年如此住南荒"反映了詩人與家鄉分離多年,在南方邊陲安居的狀態,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困擾,相反,他能夠在那里過上寧靜的生活。最后兩句"只今已是交游絕,不問比鄰不擇鄉"表達了詩人斷絕了與外界的交往,不再關心鄰里之間的瑣事,也不再選擇歸屬的鄉土,彰顯了他超脫塵世、獨立自主的態度。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心境,以及對現實紛擾的淡然態度。同時,詩中還透露出一種追求自由和寧靜的生活理念,表達了詩人對于心靈自由和寧靜狀態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心境,給人一種寧靜、超然的感覺,使人產生共鳴。
“不問比鄰不擇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ù zhàng jiàn jì
次韻傅丈見寄
dào chù néng xíng dào chù cáng, fàn yú guà bō jiě chá náng.
到處能行到處藏,飯余掛缽解茶囊。
bù yuán tóu shàng wǔ fēn bái, shǐ yú rén jiān wàn shì wàng.
不緣頭上五分白,始與人間萬事忘。
yī jiè yuǎn láo xún jìn rì, shí nián rú cǐ zhù nán huāng.
一介遠勞詢近日,十年如此住南荒。
zhǐ jīn yǐ shì jiāo yóu jué, bù wèn bǐ lín bù zé xiāng.
只今已是交游絕,不問比鄰不擇鄉。
“不問比鄰不擇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