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葛亮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丁寧葛亮心”全詩
堂高初上玉,帶重更垂金。
煩悉周公誥,丁寧葛亮心。
調元知有日,天意向君深。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賀陳內翰去非三首》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賀陳內翰去非三首》是宋代詩人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聞道催宣召,
傳呼入翰林。
堂高初上玉,
帶重更垂金。
煩悉周公誥,
丁寧葛亮心。
調元知有日,
天意向君深。
詩意:
這首詩詞是朱翌為賀陳內翰赴任而創作的。詩人聽說陳內翰受到征召,立即傳呼他入翰林學習。詩中提到陳內翰是初入翰林的新人,心情興奮,堂上高位上有玉印,佩戴的衣帶重重,金魚袋懸掛在身上。詩人感嘆陳內翰受到了像周公一樣的重要任務,他也期望陳內翰能夠像葛亮那樣心懷丁寧之心。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陳內翰的祝福,希望他在翰林學習中有所成就,天意也深深關注著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賀陳內翰赴任的場景和詩人的祝福。詩人通過形象的描寫,展示了陳內翰初入翰林的喜悅和期待,同時表達了對他的期望和祝福。詩中將陳內翰與周公和葛亮相提并論,顯示了對他的高度評價和期望。此外,詩人的贊美也透露出天意對陳內翰的關注和期待,給人以鼓舞和激勵。
整首詩詞情感明朗,字句簡練,通過簡單的描寫和寄托,表達了詩人對陳內翰的祝福和期望。同時,通過與歷史名人的對比,凸顯了陳內翰的重要性和使命。這首詩詞體現了宋代文人對士人才子的關注和祝愿,展示了當時社會對文人的期許與贊美。
“丁寧葛亮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chén nèi hàn qù fēi sān shǒu
賀陳內翰去非三首
wén dào cuī xuān zhào, chuán hū rù hàn lín.
聞道催宣召,傳呼入翰林。
táng gāo chū shàng yù, dài zhòng gèng chuí jīn.
堂高初上玉,帶重更垂金。
fán xī zhōu gōng gào, dīng níng gé liàng xīn.
煩悉周公誥,丁寧葛亮心。
diào yuán zhī yǒu rì, tiān yì xiàng jūn shēn.
調元知有日,天意向君深。
“丁寧葛亮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