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五日看真得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后五日看真得力”全詩
別來東海記三淺,歌罷武溪同一深。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語且更留心。
平生著手枯桐上,會有人能識此音。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次韻俞路分見寄》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俞路分見寄》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尾道南初見子,
炯如玉玉筍出瑤林。
別來東海記三淺,
歌罷武溪同一深。
后五日看真得力,
前三語且更留心。
平生著手枯桐上,
會有人能識此音。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者朱翌寄給朋友俞路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作者與朋友的重逢之喜悅,描繪了作者初次見到朋友時的情景。作者形容朋友俞路的容貌如同明凈的玉石,宛如瑤林中崛起的嫩筍。詩人回憶起與朋友的分別經歷,表達了對朋友在東海相聚的三次淺會的留戀之情,而在武溪相聚時則是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在后五天的相處中,作者認為朋友俞路更加得心應手,前三天則更加留心傾聽朋友的言談。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平生所寫的詩詞就像長在干枯的桐樹上,只有懂得欣賞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音韻之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深情的筆觸描繪了詩人與朋友的重逢之喜悅和情感交流。通過對朋友容貌的形象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深深地被朋友吸引和感動的情感。詩人回憶起與朋友的分別經歷,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對彼此交流的渴望。詩中的"東海記三淺"和"歌罷武溪同一深"構成了對比,突顯了武溪相聚時更加深入的交流和心靈的共鳴。后五天的相處中,作者認為朋友俞路更加得心應手,這表達了作者對朋友能力的贊賞和認可。最后兩句以抒發作者平生所寫詩詞的心聲,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自信,并期待有人能理解其中的內涵和藝術之美。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和交流的意義。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景物的描繪,詩詞展示了作者的情感體驗和內心世界。同時,通過對時間的安排和對詩人與朋友交流的描述,詩詞呈現了情感的升華和心靈的契合。最后的兩句則展現了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對詩詞藝術的追求,揭示了詩人對詩歌的獨特見解和對讀者的期待。
“后五日看真得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ú lù fēn jiàn jì
次韻俞路分見寄
lóng wěi dào nán chū jiàn zi, jiǒng rú yù yù sǔn chū yáo lín.
龍尾道南初見子,炯如玉玉筍出瑤林。
bié lái dōng hǎi jì sān qiǎn, gē bà wǔ xī tóng yī shēn.
別來東海記三淺,歌罷武溪同一深。
hòu wǔ rì kàn zhēn dé lì, qián sān yǔ qiě gèng liú xīn.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語且更留心。
píng shēng zhe shǒu kū tóng shàng, huì yǒu rén néng shí cǐ yīn.
平生著手枯桐上,會有人能識此音。
“后五日看真得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