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煩療渴名雖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滌煩療渴名雖著”全詩
滌煩療渴名雖著,瘠氣侵精暗有妨。
夢寐無憂眠可熟,清虛自積體尤強。
樵青竹里管何事,側聽杯行供暖湯。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黃守不飲茶》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守不飲茶》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述主人公黃守不喝茶的情景為中心,通過對他的行為和內心狀態的描寫,展現了一種追求清凈和自我修養的境界。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賓客傳達了沒有茶水的困擾,
欣喜地脫下鞋子上公堂。
洗滌煩擾,治愈口渴,名聲雖然顯赫,
消瘦的氣息滲入精神,暗中帶來障礙。
在夢中和醒來時都無憂無慮,睡眠沉淀得更加深刻,
清虛的境界積聚著特殊的力量。
在竹林中采集柴薪,管它何事紛擾,
側耳傾聽杯行,獻上溫暖的湯。
詩意:
《黃守不飲茶》以主人公黃守不飲茶的行為為主線,抒發了作者對追求清靜和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黃守拒絕喝茶,象征著他的內心追求超脫塵世的境界。他不被茶的繁瑣所困擾,從而能夠安心專注于更高層次的修養。詩中表現出對清凈心境的追求、對世俗所帶來的困擾的摒棄,以及對自我修煉的重視。
賞析:
《黃守不飲茶》通過對黃守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追求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通過黃守不喝茶和清虛自積的描寫,突出了他與世俗的區別,展示了一種內心的潔凈和精神的修養。詩詞中的竹林、杯行和溫暖的湯等形象,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溫暖的境地,給人以舒適和寧靜的感受。
整首詩篇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清凈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我修養和內心寧靜的追求。通過對黃守的塑造和描寫,詩詞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理念,表現出作者對于紛繁世事的拋卻,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淡泊。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黃守的行為和內心狀態的描寫,傳遞了一種追求自我超越和精神凈化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啟發。
“滌煩療渴名雖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shǒu bù yǐn chá
黃守不飲茶
bīn kè xiāng chuán wú shuǐ è, xīn rán tuō jī shàng gōng táng.
賓客相傳無水厄,欣然脫屐上公堂。
dí fán liáo kě míng suī zhe, jí qì qīn jīng àn yǒu fáng.
滌煩療渴名雖著,瘠氣侵精暗有妨。
mèng mèi wú yōu mián kě shú, qīng xū zì jī tǐ yóu qiáng.
夢寐無憂眠可熟,清虛自積體尤強。
qiáo qīng zhú lǐ guǎn hé shì, cè tīng bēi xíng gòng nuǎn tāng.
樵青竹里管何事,側聽杯行供暖湯。
“滌煩療渴名雖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