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鯁當朝跡未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骨鯁當朝跡未塵”全詩
試看犀角龜文表,真是鸞臺鳳閣人。
短別可堪馳夢驛,小詩聊為寫情親。
雪山滿眼寒潮急,憑伏歸鴻一問津。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次韻常子正》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常子正》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骨鯁當朝跡未塵,
我雖身居高位,但始終念念不忘如何為國家策劃謀劃,而非只顧自身私利。
試看犀角龜文表,
請您看看我的才華和文采,如同珍貴的犀牛角和龜甲一樣瑰麗,彰顯出我高貴的身份。
真是鸞臺鳳閣人。
我真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如同鳳閣鸞臺上的貴人一般,地位崇高、非同凡響。
短別可堪馳夢驛,
離別雖然短暫,但仍然值得我奔赴夢中的驛站,與親人共享一片情感。
小詩聊為寫情親。
這首小詩只是為了表達我對親人的情感而寫,算不得大作,只是情感的抒發。
雪山滿眼寒潮急,
眼前盡是積雪覆蓋的高山,寒冷的波濤洶涌奔騰。
憑伏歸鴻一問津。
我只能寄托希望于回歸的歸鴻,希望它能帶來我對國家前途的詢問。
這首詩詞《次韻常子正》表達了作者朱翌對國家利益的關注和憂慮,他不僅關注個人的功名利祿,更重視為國家的繁榮和安寧貢獻智慧和力量。他將自己比作鸞臺鳳閣上的貴人,表達了自己的自豪與自信。雖然離別只是短暫的片刻,但作者仍然愿意馳騁在夢中的驛站,與親人共同分享情感。詩中的雪山和寒潮則象征著嚴寒和艱難,而歸鴻代表著希望與憑借。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表達了他對國家和家人的關懷和期望。
“骨鯁當朝跡未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áng zi zhèng
次韻常子正
gǔ gěng dāng cháo jī wèi chén, dàn zhī móu guó bù móu shēn.
骨鯁當朝跡未塵,但知謀國不謀身。
shì kàn xī jiǎo guī wén biǎo, zhēn shì luán tái fèng gé rén.
試看犀角龜文表,真是鸞臺鳳閣人。
duǎn bié kě kān chí mèng yì, xiǎo shī liáo wèi xiě qíng qīn.
短別可堪馳夢驛,小詩聊為寫情親。
xuě shān mǎn yǎn hán cháo jí, píng fú guī hóng yī wèn jīn.
雪山滿眼寒潮急,憑伏歸鴻一問津。
“骨鯁當朝跡未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