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照江山紅半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反照江山紅半斂”全詩
金剛臺近城三里,玉友醅新盞十分。
反照江山紅半斂,小春桃李暖如薰。
心灰已冷無機事,戲象爭棋亦謾云。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金剛臺》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剛臺》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兒子和門生們交談勤奮,請求老人一同步入溪云。
金剛臺靠近城市三里,玉友酒盞里的醅酒十分美味。
夕陽反照江山,染紅了半天天空。小春時節桃花李花暖暖如春風。
內心已經冷卻,不再關心世事,只是玩象棋時爭斗也無意義。
詩意:
朱翌的《金剛臺》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宜人的景象。詩中通過對勤奮學習、親近自然和享受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一種追求內心平靜與自由的心境。詩人通過與兒子和門生的交談,以及對金剛臺、溪云、醅酒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生活中的美好時刻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詩人在描繪江山被夕陽染紅的景象時,抒發了對美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最后,詩人以象棋比喻人生,表達了一種對世事紛擾的超脫態度。
賞析:
《金剛臺》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生活中的愉悅瞬間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將讀者帶入詩人的情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和生活的滋味。詩人通過對金剛臺、溪云、醅酒等元素的運用,創造了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讓讀者感受到一種遠離塵囂的靜謐之境。詩中的象棋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紛擾的超然態度,呼應了整首詩的主題。整體而言,這首詩展現了朱翌對自然、人生和心靈追求的獨特見解,給人以深思和啟發。
“反照江山紅半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gāng tái
金剛臺
ér zi mén shēng jiāo shuō qín, yào wēng yī chū bù xī yún.
兒子門生交說勤,要翁一出步溪云。
jīn gāng tái jìn chéng sān lǐ, yù yǒu pēi xīn zhǎn shí fēn.
金剛臺近城三里,玉友醅新盞十分。
fǎn zhào jiāng shān hóng bàn liǎn, xiǎo chūn táo lǐ nuǎn rú xūn.
反照江山紅半斂,小春桃李暖如薰。
xīn huī yǐ lěng wú jī shì, xì xiàng zhēng qí yì mán yún.
心灰已冷無機事,戲象爭棋亦謾云。
“反照江山紅半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