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防雷雨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須防雷雨際”全詩
但求除橘籍,不見老松公。
懷抱凌云上,規模偃蓋同。
須防雷雨際,恐復化為龍。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詠慈溪普濟寺古松》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慈溪普濟寺古松》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詩詞《詠慈溪普濟寺古松》
三國名臣宅,千楹釋子宮。
但求除橘籍,不見老松公。
懷抱凌云上,規模偃蓋同。
須防雷雨際,恐復化為龍。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慈溪普濟寺中古老的松樹。詩人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述它的環境和景觀,表達了對古老松樹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賞析:
詩的第一句“三國名臣宅,千楹釋子宮”暗示了普濟寺的莊嚴和歷史淵源。釋子宮指釋迦牟尼的道場,表明這座寺廟承載著佛教的傳承。第二句“但求除橘籍,不見老松公”表達了詩人對松樹的期待,希望它能超越凡俗的局限,具有更加崇高的品質。詩中的“老松公”指的是松樹,將其擬人化,賦予了它一種尊貴和長壽的形象。
接下來的兩句“懷抱凌云上,規模偃蓋同”描繪了松樹高大挺拔的形象。它們象征著松樹的雄偉和威嚴,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松樹的景仰之情。最后兩句“須防雷雨際,恐復化為龍”暗示了松樹的頑強和生命力。松樹常常被認為是吉祥長壽的象征,而龍則象征著神奇與力量。詩人提醒人們要珍惜這棵古老的松樹,防止它在雷雨的時刻失去生機,蛻變為龍。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慈溪普濟寺中的古松,通過贊美松樹的高大、威嚴和生命力,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詩中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增強了松樹的形象,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松樹的深深喜愛和仰慕之情。
“須防雷雨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cí xī pǔ jì sì gǔ sōng
詠慈溪普濟寺古松
sān guó míng chén zhái, qiān yíng shì zǐ gōng.
三國名臣宅,千楹釋子宮。
dàn qiú chú jú jí, bú jiàn lǎo sōng gōng.
但求除橘籍,不見老松公。
huái bào líng yún shàng, guī mó yǎn gài tóng.
懷抱凌云上,規模偃蓋同。
xū fáng léi yǔ jì, kǒng fù huà wéi lóng.
須防雷雨際,恐復化為龍。
“須防雷雨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