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迎雉堞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迎雉堞低”全詩
四天浮沆瀣,萬瓦貯玻璃。
松獵風聲北,江搖斗柄西。
諸公宜款曲,吾且倚枯藜。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城上觀月》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城上觀月》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城上觀賞月亮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城上觀月
朝代:宋代
作者:朱翌
月上孤城早,
山迎雉堞低。
四天浮沆瀣,
萬瓦貯玻璃。
松獵風聲北,
江搖斗柄西。
諸公宜款曲,
吾且倚枯藜。
譯文:
月亮早已升上孤城,
山巒迎接城墻低垣。
四周天空云霧漂浮,
萬片瓦片閃爍如玻璃。
松樹隨風發出聲響,
江水搖曳斗柄的光芒。
各位貴公宜多談笑,
而我卻倚靠在干枯的藜藿上。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站在城墻上觀賞月亮的情景。作者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夜晚城市的寧靜和孤獨感。月亮升起后,城市的輪廓清晰可見,山巒仿佛迎接城墻,城墻的高低起伏與山巒相映成趣。
接下來的兩句詩,以浮沆瀣和萬瓦貯玻璃的形象描繪了夜空中云霧的變幻和城市的繁華。浮沆瀣形容天空中的云霧飄浮不定,萬瓦貯玻璃形容城市的繁忙景象,瓦片閃爍如同玻璃一般。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自然界的聲音和景象。松樹隨風發出的聲響,江水搖曳著斗柄的光芒,給人以生動的感覺。最后兩句詩則是作者與諸公之間的對比,諸公宜多談笑,而作者卻選擇獨自倚靠在干枯的藜藿上。
整首詩通過對城市夜景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城市繁華與孤獨的感悟。城市的繁忙與自然的寧靜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選擇了獨自欣賞自然,與繁華世界保持一定距離。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夜晚城市的美感和作者內心的情感,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
“山迎雉堞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shàng guān yuè
城上觀月
yuè shàng gū chéng zǎo, shān yíng zhì dié dī.
月上孤城早,山迎雉堞低。
sì tiān fú hàng xiè, wàn wǎ zhù bō lí.
四天浮沆瀣,萬瓦貯玻璃。
sōng liè fēng shēng běi, jiāng yáo dǒu bǐng xī.
松獵風聲北,江搖斗柄西。
zhū gōng yí kuǎn qǔ, wú qiě yǐ kū lí.
諸公宜款曲,吾且倚枯藜。
“山迎雉堞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