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寡嫂夫何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兒寡嫂夫何呼”全詩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慈母愛》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慈母愛》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母親的愛,如慈悲般滋養著幼小的雛鳥,趙家光義是皇太子。他的威嚴如龍行虎步,傲視群雄;他的權勢如狗追隨鷹般日漸升高。母親的膝下豈會沒有一個六尺高的孤立兒子?阿昭和阿美并非嬰兒般無知無能。夜晚,宮闈寂靜,燈光昏暗,大雪紛飛中漏下了四更的鐘聲。百官們不再持著董狐的筆,孤兒和寡婦的丈夫又在何處呼喊?哎呀,床前刻著銀柱斧,災難在韓王的金柜書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母愛和家庭的描繪,折射出了社會動蕩和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詩人借用了趙家光義的形象,表達了母愛的偉大和深沉。母親像是養育幼鳥的慈悲,趙家光義則是家庭的希望,象征著權力與威嚴。詩中的龍行虎步和狗趨鷹附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趙家光義權勢的崛起。詩人也提到了母親膝下的孤立兒子,阿昭和阿美的形象,強調了孤兒和寡婦的艱難處境。夜晚的宮闈寂靜,大雪紛飛,給人一種冷寂的感覺。最后,詩人運用了床前刻著銀柱斧和韓王的金柜書的意象,暗示著災難的降臨和權力的腐敗。整首詩以家庭為紐帶,反映了社會動蕩對家庭的沖擊和母愛的偉大力量。
這首詩詞通過對家庭和權力的對比描寫,表達了對母愛的贊美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詩人運用比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和人性的復雜。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孤兒寡嫂夫何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í mǔ ài
慈母愛
cí mǔ ài, ài yòu chú, zhào jiā guāng yì wèi huáng chǔ.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lóng xíng hǔ bù zhuàng rì yì, gǒu qū yīng fù shì rì shū.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xī xià qǐ wú liù chǐ gū, ā zhāo ā měi fēi gū gū.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yè tà guǐ jìng dēng mó hu, dà xuě lòu xià sì gǔ yú.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bǎi guān bù zhí dǒng hú bǐ, gū ér guǎ sǎo fū hé hū? wū hū, chuáng qián chuō dì yín zhù fǔ, huò zài hán wáng jīn guì shū.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孤兒寡嫂夫何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