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實近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事實近道”全詩
當其出邑屋,獨不殺倨夷。
屬吏脫踐吏,卒感肉袒來。
此事實近道,可以俠少之。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一》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一》
楊維楨的這首詩取材自歷史故事,表達了郭解作為一個大俠的胸懷和行為準則。詩意深遠,贊頌了郭解的英勇和慷慨的品德。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一
郭解本大俠,睚眥殺人威。
當其出邑屋,獨不殺倨夷。
這首詩以郭解為主題,他是一位偉大的俠客,目光犀利,殺人有威勢。
當他離開城邑的屋子,盡管他有能力殺死那些傲慢的敵人,卻選擇不去傷害這些卑劣的人。
屬吏脫踐吏,卒感肉袒來。
此事實近道,可以俠少之。
曾經受屬吏的欺凌,他終于擺脫了這些卑鄙的人的束縛,最終他感動了那些素衣襤褸的人們。
這個故事真實地展示了俠義精神,可以成為年輕俠客們學習的榜樣。
這首詩將郭解的英勇、慷慨和俠義精神生動地展現出來。郭解不僅具有殺人的能力和威嚴,而且有著高尚的情操和懂得寬容的胸懷。他拒絕以暴力手段對待那些傲慢的人,展示了他的仁慈和膽識。他曾經受到屬吏的欺凌,但他沒有懷恨在心,而是感動于那些貧窮的人們的純真和善良。作為一個大俠,郭解的行為準則是以正義和道德為依歸,他的行動體現了俠義精神的真諦。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郭解的崇敬和贊美,同時也傳遞了一種關于俠義道德的價值觀念,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此事實近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n gǔ sì shí èr shǒu qí shí yī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一
guō jiě běn dà xiá, yá zì shā rén wēi.
郭解本大俠,睚眥殺人威。
dāng qí chū yì wū, dú bù shā jù yí.
當其出邑屋,獨不殺倨夷。
shǔ lì tuō jiàn lì, zú gǎn ròu tǎn lái.
屬吏脫踐吏,卒感肉袒來。
cǐ shì shí jìn dào, kě yǐ xiá shǎo zhī.
此事實近道,可以俠少之。
“此事實近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