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律毒如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其律毒如兵”全詩
大漢解倒懸,文網舒急繩。
朝儀取雜用,千載罵鄙生。
燕石覓玉質,鄭調求韶聲。
如何良有司,尚欲復秦刑?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秦刑篇》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秦刑篇》是元代楊維楨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秦代殘酷的刑法,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對道德倫理的思考。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秦代的刑法背離了圣人的教誨,其法規殘酷如戰爭。大漢時期解除了殘酷的刑法,文明的網羅解開了緊繃的繩索。如今朝廷的儀式卻變得混亂,千年來鄙陋的人們被提拔。燕石尋找美玉的質地,鄭調追求韶美的音律。如何能夠有良善的司法官員,卻還要復興秦代的刑法?
詩意:
《秦刑篇》通過對秦代刑法的描繪,表達了對殘酷刑罰和社會道德淪喪的不滿。詩人對秦代刑法的批判,暗示了對當時社會的思考和對人性的關注。在對比秦代和大漢時期的刑法之后,詩人呼吁恢復良善的司法制度,以期社會能夠追求道德與文明的進步。
賞析:
《秦刑篇》通過對秦代刑法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對道德倫理的思考。詩中描繪了秦代刑法的殘酷和不合理,將其與大漢時期的刑法進行對比,表達了對秦代刑法的批判與反思。詩詞中的“燕石覓玉質,鄭調求韶聲”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呼應了對社會文明與道德的期盼。最后一句“如何良有司,尚欲復秦刑?”既是對當時司法制度的質疑,也是對人性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寄托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對秦代刑法的描繪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展現了詩人對道德倫理和司法制度的關注。同時,詩詞中的對比和呼應,以及深邃的意境,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它不僅反映了元代社會的特點,也對后世的社會發展與人性關懷提出了思考。
“其律毒如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xíng piān
秦刑篇
qín xíng bèi shèng jiào, qí lǜ dú rú bīng.
秦刑悖圣教,其律毒如兵。
dà hàn jiě dào xuán, wén wǎng shū jí shéng.
大漢解倒懸,文網舒急繩。
cháo yí qǔ zá yòng, qiān zǎi mà bǐ shēng.
朝儀取雜用,千載罵鄙生。
yàn shí mì yù zhì, zhèng diào qiú sháo shēng.
燕石覓玉質,鄭調求韶聲。
rú hé liáng yǒu sī, shàng yù fù qín xíng?
如何良有司,尚欲復秦刑?
“其律毒如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