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滯蟄藏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滯蟄藏馀”全詩
自憐遷逐者,猶滯蟄藏馀。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曙)
司空曙(約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廣平(今河北永年縣東南)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唐代詩人。約唐代宗大歷初前后在世。大歷年進士,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性耿介,不干權要。家無擔石,晏如也。嘗因病中不給,遣其愛姬。韋辠節度劍南,辟致幕府。授洛陽主簿。未幾,遷長林縣丞。累官左拾遺。終水部郎中。曙詩有集二卷,登進士第,不詳何年。曾官主簿。大歷五年任左拾遺,貶長林(今湖北荊門西北)丞。貞元間,在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幕任職,官檢校水部郎中,終虞部郎中。曙為盧綸表兄,亦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多為行旅贈別之作,長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閑淡,語近性情。"(《唐音癸簽》卷七)有《司空文明詩集》。其詩樸素真摯,情感細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長于五律。詩風閑雅疏淡。
《聞春雷》司空曙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聞春雷
水國春雷早,闐闐若眾車。
自憐遷逐者,猶滯蟄藏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雷的聲音在水國(指江南地區)早早地響起來,聲音如同密集的車輛一樣。詩人自憐身為被遷徙流離的人,盡管春雷聲已經響起,但仍然感覺自己像是滯留在冬天蟄伏的殘余之中。
賞析:
《聞春雷》是唐代詩人司空曙的作品。這首詩以春雷的聲音為切入點,通過對春雷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受。
首句"水國春雷早,闐闐若眾車"以水國為背景,表明這里的春雷聲響起得早,聲音之大如同眾多車輛的喧鬧。這種形象化的描繪增強了讀者對春雷聲的感受,同時也揭示了春天來臨的喜悅和活力。
第二句"自憐遷逐者,猶滯蟄藏馀"表達了詩人自身的境遇和內心感受。詩人自稱為"遷逐者",可能指的是自己經歷了流離失所、遷徙的命運。盡管春雷聲已經響起,但詩人仍然感覺自己像是滯留在冬天蟄伏的殘余之中,沒有能夠真正融入到春天的氣息中去。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春雷的聲音和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對春雷的形象化描寫,寄托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和自憐之情。這首詩表達了對春天的渴望和對流離失所命運的苦悶感受,同時也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情感交融的主題。
“猶滯蟄藏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hūn léi
聞春雷
shuǐ guó chūn léi zǎo, tián tián ruò zhòng chē.
水國春雷早,闐闐若眾車。
zì lián qiān zhú zhě, yóu zhì zhé cáng yú.
自憐遷逐者,猶滯蟄藏馀。
“猶滯蟄藏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