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著錦衣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愿著錦衣裳”全詩
上明天耳目,下見人肝腸。
江南使者欺天隱,黃金車馱實虛牝。
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見秋隼。
父老出郭門,焚香拜使君。
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氣成冬春。
成冬春,立皇紀,董狐已修三國史,柱下惠文須出理。
江南驄,行且止,萬一讒邪塞天耳,手持堯時屈軼枝,獨立殿前言國是。
鐵面郎,真御史。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鐵面郎,美趙御史也》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鐵面郎,美趙御史也》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鐵面郎,不愿白玉堂,愿著錦衣裳。
鐵面郎,指的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官員,他不愿意居住在高貴的白玉堂中,而是愿意穿著華麗的錦衣。
上明天耳目,下見人肝腸。
他能觀察天上神明的一舉一動,也能洞察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
江南使者欺天隱,黃金車馱實虛牝。
江南的使者欺騙了上天,他們的黃金車雖然負載重實,但其實是空洞無物。
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見秋隼。
突然之間,清澈的天空近在眼前,天目山前出現了一只秋隼。
父老出郭門,焚香拜使君。
老百姓從城門出來,焚香向使君致敬。
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氣成冬春。
使君如同天空中的北斗星,調度天地之間的元氣,使冬季變成了春天。
成冬春,立皇紀,董狐已修三國史,柱下惠文須出理。
使冬季轉化為春天,建立皇紀,董狐已經修撰好了《三國史》,柱下的惠文需要被整理出來。
江南驄,行且止,萬一讒邪塞天耳,手持堯時屈軼枝,獨立殿前言國是。
江南的驄馬,行走不定,如果有人散布讒言和邪說,就像手持堯時的彎曲枝杈一樣,他將獨自站在殿前,堅定地陳述國家的大義。
鐵面郎,真御史。
鐵面郎,真正的御史。
這首詩詞以鐵面郎的形象為中心,描述了他的剛正不阿、能力非凡以及維護國家正義的職責。通過對官場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清廉官員的贊美,并對欺詐和讒言的批判。整首詩詞意境明朗,語言簡練,通過生動的形象描繪和對比手法,展現了鐵面郎的威嚴和正直,以及他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
“愿著錦衣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ě miàn láng, měi zhào yù shǐ yě
鐵面郎,美趙御史也
tiě miàn láng, bù yuàn bái yù táng, yuàn zhe jǐn yī shang.
鐵面郎,不愿白玉堂,愿著錦衣裳。
shàng míng tiān ěr mù, xià jiàn rén gān cháng.
上明天耳目,下見人肝腸。
jiāng nán shǐ zhě qī tiān yǐn, huáng jīn chē tuó shí xū pìn.
江南使者欺天隱,黃金車馱實虛牝。
hū yān qīng tiān jìn, tiān mù fēng qián jiàn qiū sǔn.
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見秋隼。
fù lǎo chū guō mén, fén xiāng bài shǐ jūn.
父老出郭門,焚香拜使君。
shǐ jūn tiān shàng dòu, zhēn zhuó yuán qì chéng dōng chūn.
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氣成冬春。
chéng dōng chūn, lì huáng jì, dǒng hú yǐ xiū sān guó shǐ, zhù xià huì wén xū chū lǐ.
成冬春,立皇紀,董狐已修三國史,柱下惠文須出理。
jiāng nán cōng, xíng qiě zhǐ, wàn yī chán xié sāi tiān ěr, shǒu chí yáo shí qū yì zhī, dú lì diàn qián yán guó shì.
江南驄,行且止,萬一讒邪塞天耳,手持堯時屈軼枝,獨立殿前言國是。
tiě miàn láng, zhēn yù shǐ.
鐵面郎,真御史。
“愿著錦衣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