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著怎么讀 著的意思

    “著”字共有4個讀音: [zhuó]   [zháo]   [zhāo]   [zhe]  
    著
    漢字
    讀音 [zhuó]
    [zháo]
    [zhāo]
    [zhe]
    注音 ㄓㄨㄛˊ|ㄓㄠˊ|ㄓㄠ|˙ㄓㄜ
    部首 [目]  目字旁
    筆畫 總筆畫:11 部外:6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繁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740
    其它編碼 五筆:udhf|uhf 倉頡:tqbu 鄭碼:ucl 四角:80605
    筆順編碼 43111325111
    筆順筆畫 丶ノ一一一ノ丨フ一一一
    筆順名稱 點 撇 橫 橫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著字的意思

    [zhe]

    1.表示動作的持續:他打著紅旗在前面走。他們正談著話呢。

    2.表示狀態的持續:大門敞著。茶幾上放著一瓶花。

    3.用在動詞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詞后面,加強命令或囑咐的語氣:你聽著。步子大著點兒。快著點兒寫。手可要輕著點兒。

    4.加在某些動詞后面,使變成介詞:順著。沿著。朝著。照著。為著。

    [zhuó]

    1.穿(衣):穿著。吃著不盡。

    2.接觸;挨上:附著。著陸。不著邊際。

    3.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著在別的物體上:著筆。著眼。著手。著色。著墨。不著痕跡。

    4.著落:尋找無著。

    5.公文用語,表示命令的口氣:著即施行。

    [zháo]

    1.接觸;挨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2.感受;受到:著風。著涼。

    3.燃燒,也指燈發光(跟“滅”相對):爐子著得很旺。天黑了,路燈都著了。

    4.用在動詞后,表示已經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睡著了。打著了。猜著了。

    5.入睡:一上床就著了。

    [zhāo]

    1.下棋時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著:高著兒。支著兒。

    2.同“招3”

    4.放;擱進去:著點兒鹽。

    5.用于應答,表示同意:這話著哇!。著,咱們就這么辦!

    著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uó ㄓㄨㄛˊ

    穿(衣):穿著。穿紅著綠。著裝。接觸,挨上:著陸。附著。不著邊際。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在別的物體上:著眼。著筆。著色。著墨。著力。著想。著意(用心)。下落,來源:著落。派遣:著人前來領取。公文用語,表示命令的口氣:著即施行。

    其它字義


    zháo ㄓㄠˊ

    接觸,挨上:著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感受,受到:著涼。著急。著忙。著風。著迷。使,派,用:別著手摸。燃燒,亦指燈發光:著火。燈著了。入睡:躺下就著。用在動詞后,表示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打著了。沒見著。

    其它字義


    zhāo ㄓㄠˉ

    下棋時下一子或走一步:著法。著數。一著兒好棋。計策,辦法:高著兒。沒著兒了。放,擱進去:著點兒鹽。應答聲,表示同意:這話著哇!著,你說得真對!

    其它字義


    zhe ㄓㄜ

    助詞,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或狀態的持續:走著。開著會。助詞,表示程度深:好著呢!助詞,表示祈使:你聽著!助詞,用在某些動詞后,使變成介詞:順著。照著辦。

    英語 make move, take action

    德語 gleich wie 著 (veraltet)? ,berühren (V)?,Feuer fangen ,in Kontakt kommen ,bildet nach einem Verb die Verlaufsform ,deutlich, verfassen, zeigen (V)?,an etw. haften; anziehen (veraltet, jetzt wird zu 著)? (V)

    法語 perdre la tête,s'énerver,atteindre,br?ler,atteindre,toucher,appliquer (une couleur)?,porter,se vêtir,(marque le déroulement d'une action)?,mouvement (échecs)?,d'accord!,(dialecte)? pour ajouter,remarquable,manifester,écrire,oeuvre

    著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zhāo

    〈動〉

    (1) (著的俗字)

    (2) 放置 [put in]

    文成示溫, 溫以著坐處。—— 晉· 陶潛《晉故西征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3) 又如:著鹽(擱鹽;炒菜放鹽);板上著碗

    (4) 安頓 [put up]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憂門外故人車。——宋· 蘇軾《南堂》

    (5) 圍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move in chess]

    某有仆能棋,欲試數著不敢?——元· 蔣正子《山房隨筆》

    (6) 又如:棋高一著;高著

    詞性變化

    zhāo

    〈名〉

    (1) 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plan;device;trick]

    三十六著,走為上著。——《水滸傳》

    (2) 又如:失著(失策);著兒(計策;手段);著著(一步一步地,逐漸地;亦指樣樣;每一樣);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zhāo

    〈形〉

    (1) 是;對 [OK;all right;yes]。用于答語,表示同意

    著!著!著!就是這么著。——《兒女英雄傳》

    (2) 又如:著,咱們就這么辦

    (3) 另見 zháo; zhe; zhuó

     

    基本詞義


    zháo

    〈動〉

    (1) (著的俗字)

    (2) 觸及某物;接觸 [touch;come into contact with]。如: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3) 燃燒 [burn]

    以火煮令一著一滅。——《物類相感志》

    (4) 又如:火著得很旺;著火點(可燃物質開始燃燒時所需要的最低溫度)

    (5) 指燈發光 [be on]。如:天一黑,燈都著了

    (6) 遇;受到 [catch;be affected by]

    庭花著雨晴方見,野客叩門去始知。——宋· 陸游《午寢》

    (7) 又如:著雨;著水;著惱(生氣;發怒);著疑(懷疑;起疑心)

    (8) 進入睡眠狀態 [fall asleep]。如:他躺下就著了;著著(睡得很熟的樣子)

    (9) 覺得 [feel]

    惟有垂淚,十分著急。——《鏡花緣》

    (10) 又如:為此著惱;越尋思越著昏

    (11) 中,恰好合上 [fall into]

    依方位,百下百著。——《西游記》

    (12) 又如:著手(上當,落入圈套);著道兒(中計;上當);著魔(比喻迷戀某種事物到了幾乎失去理智的地步)

    (13) 得當,對 [be proper]

    只因用人不著,半路被賊人劫將去了。——《水滸全傳》

    詞性變化


    zháo

    (1) 用在動詞后,表示已經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

    雞豬魚蒜,逢著就吃;生老病死,時至則行。——《因話錄》

    (2) 又如:猜著了;打著了

    (3) 另見 zhāo; zhe; zhuó

    常用詞組


    著邊,著邊兒著慌著火著火點著急著緊著涼著忙著迷著魔著三不著兩 

    基本詞義


    zhe

    〈助〉

    (1) (著的俗字)

    (2) 用在謂語之后,表示動作正在進行或狀態的持續

    道著姓名人不識。——唐· 白居易《惻惻吟》

    (3) 又如:他們正說著話呢;門敞著

    (4) 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語

    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兩個耳刮子著。——《水滸全傳》

    (5) 又如:聽著;快著點兒

    (6) 加在某些動詞后面,使變成介詞。如:沿著;挨著;朝著

    (7) 用在某些形容詞后面,表示程度的比較等。如:著呢

    (8) 用在某些名詞后,表示“呢”

    吾師,你卻如何正等得這賊首著?——《水滸傳》

    (9) 另見 zhāo;zháo;zhuó

    基本詞義


    著、箸 zhuó

    〈動〉

    (1) (著為著的俗字)

    (2) 穿 [put on]

    恂常私著胡服。——《資治通鑒》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說著了小服,從西門進來了。——《二刻拍案驚奇》

    (3) 又如:著衣(穿衣);著緋(穿紅色官服。古代官服顏色不同,表示官吏品級的高低。唐制四品服深緋,五品服淺緋。后常以“著緋”指當了中級官員)

    (4) 附著;加…于上 [adhere to]

    血脈不復歸,必燥著母脊。——《三國志·方伎傳》

    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漢· 賈誼《論積貯疏》

    始欲著推字。——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又

    又欲著敲字。

    手足無可著處。——《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6) 又如:著生植物(植物學名詞。即附生植物);著淺(擱淺)

    (7) 接觸;挨上 [touch]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韓愈《石鼓歌》

    此手那可使箸賊!——《世說新語·雅量》

    野船著岸又春草,水鳥帶飛夕陽。——唐· 朱慶馀《南湖》

    (8) 又如:著地(貼著地面);著末(撩撥;沾染);著肉(貼身);著莫(引惹;牽纏);著腳(涉足)

    (9) 安置,放置 [place]

    以犀柄塵尾著柩中,因慟絕。——《世說新語·傷逝》

    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

    (10) 差使;打發 [send]

    姑娘那邊這兩年不時著人問信。——《鏡花緣》

    蔣爺叫小童著官人將 鄧車解到知府衙門收入監中。——《小五義》

    (11) 又如:著疊(打發);著人前來領取

    (12) 關切 [concern over]

    怎比得玉天仙知心著意。——吳昌齡《張天師》

    (13) 又如:著己(親近;貼心);著緊(緊要;重要;抓緊;趕緊;著意;留意);著趣(知趣)

    (14) 生長;增添 [grow;apply]

    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塵埃。——韓愈《感春》

    王倫那廝不肯胡亂著人,因此我們弟兄們看了這船樣,一齊都心懶了。——《水滸傳》

    (15) 又如:著跡(留有痕跡。多用以比喻藝術作品有斧鑿之跡而不自然,沒有達到渾然一體的境地)

    (16) 用 [use]

    每至公坐,廣談, 仲治不能對;退,著筆對 廣, 廣又不能答。——《世說新語·文學》

    江繞屋,水隨船,買得風光不著錢。——徐積《誰學得》

    (17) 開[花] [blossom]

    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18) 結[果實] [bear]

    春根夏苗秋著子。——蘇軾《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

    (19) 命令 [order]。舊時公文用語

    著先赴禮部,即照前次試題各補詩賦一卷,仍發謄錄。——《鏡花緣》

    老爺大怒,已告知縣主,著公差捉拿題詩人與小姐了。——清· 崔象川《白圭志》

    (20) 又如:著令(命令;責成)

    (21) 助詞。用于動詞之后

    莫愁春已過,看著又新春。——司空圖《退居漫題》

    詞性變化


    zhuó

    〈名〉

    (1) 泛指服裝 [clothing]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晉· 陶潛《桃花源記》

    (2) 酒器 [a wine-jar]

    著,殷尊也。——《禮記》

    (3) 著落 [whereabouts] 。又如:吃穿無著,尋找無著

    (4) 另見 zhāo;zháo;zhe

    常用詞組


    著筆著處著床著勁兒著力著陸著落著墨著棋著色著實著手著手成春著想著眼著意著重著裝

    著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著【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集韻》《韻會》《正韻》??陟慮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則著。《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又《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又《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註》著音著作之著。《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又《小爾雅》思也。

    又與貯通。《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註》著,居也。

    又《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傳》門屏之閒曰著。

    又《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註》著,位次也。《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又《廣韻》直餘切,音除。《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又《羣經音辨》藥草也。《爾雅·釋草》味。荎著。《註》音儲。

    又《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又《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裏著組繫。《註》著,充之以絮也。《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又《集韻》直略切,音擆。《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註》著。置也。

    又《類篇》附也。《前漢·賈誼傳》黑子之著面。

    又《禮·明堂位》著,殷尊也。《註》著地無足。

    又《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直音》俗作著。

    說文解字解釋

    著字組詞

    著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著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