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蔗境今何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君蔗境今何在”全詩
烏衣故國江山在,銅柱荒臺草木秋。
起舞劉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勝愁。
問君蔗境今何在?只憶當年顧虎頭。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用顧松江韻復理貳守并柬雪坡刺史》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用顧松江韻復理貳守并柬雪坡刺史》
朝代:元代
作者:楊維楨
仙客歸來隘九州,
身騎黃鶴記南游。
烏衣故國江山在,
銅柱荒臺草木秋。
起舞劉琨空有志,
登高王粲不勝愁。
問君蔗境今何在?
只憶當年顧虎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作品,通過運用顧松江韻體詩的形式,表達了對故國江山的思念和對歷史名人的景仰之情。
詩的開篇,以仙客歸來的身份,描述了自己乘黃鶴南游的經歷。"仙客歸來"暗示了詩人的超凡身份,黃鶴作為神話中的神鳥,象征著自由和高貴。這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和遠離塵世的愿望。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烏衣故國,指代他的故鄉。他提到故國的江山仍然在,但銅柱上的荒臺已經被秋草所覆蓋,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這種對故國的描繪,既有對家鄉景色的懷念,也有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在下一段,詩人以起舞劉琨和登高王粲的典故,來表達對歷史名人的景仰之情。起舞劉琨是指東晉末年的劉琨,他在亂世中有志向但未能實現抱負,暗示了詩人對自己有志未遂的遺憾。登高王粲則指南朝梁代的王粲,他登高望遠而感嘆時世之不幸,表達了詩人對時代困境的憂愁。
最后兩句,以問君蔗境今何在,只憶當年顧虎頭作為結尾,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和曾經的友人的回憶和思念之情。蔗境指的是顧松江的故鄉,顧虎頭則是顧松江的字,以此來表示對友人的思念。
整首詩以婉約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對歷史名人的景仰以及對光陰流轉的感慨。通過描繪烏衣故國的變遷和對名人的借光,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逝去時光和已故友人的懷念之情。
“問君蔗境今何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gù sōng jiāng yùn fù lǐ èr shǒu bìng jiǎn xuě pō cì shǐ
用顧松江韻復理貳守并柬雪坡刺史
xiān kè guī lái ài jiǔ zhōu, shēn qí huáng hè jì nán yóu.
仙客歸來隘九州,身騎黃鶴記南游。
wū yī gù guó jiāng shān zài, tóng zhù huāng tái cǎo mù qiū.
烏衣故國江山在,銅柱荒臺草木秋。
qǐ wǔ liú kūn kōng yǒu zhì, dēng gāo wáng càn bù shèng chóu.
起舞劉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勝愁。
wèn jūn zhè jìng jīn hé zài? zhǐ yì dāng nián gù hǔ tóu.
問君蔗境今何在?只憶當年顧虎頭。
“問君蔗境今何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