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封疆百戰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吳楚封疆百戰余”全詩
著屐登山良不惡,分符典郡復何如?白蘇事業千年后,吳楚封疆百戰余。
今日養民方急務,肯將征算及舟車?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送謝太守》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謝太守》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以送別謝太守為主題,表達了對謝太守遠行的祝福和對其執政的思考。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謝太守
朝廷派遣使者航行東海,行程萬里南下送去璽書。他著屐登上山嶺,絲毫不嫌艱難,如何分配符箓,掌管州郡?
白蘇的事業在千年之后,吳楚的封疆留下百戰的痕跡。而今日,國家急需民眾的養育,你是否愿意將征稅和舟車之事放在一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詩人以謝太守遠行為背景,表達了他對謝太守的祝福和對政務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朝廷派遣使者航行東海送去璽書的情景,展現了朝廷的威嚴和權力的象征。詩人用"萬里南來"來形容這段旅程的遙遠和辛勞。
接下來,詩人寫道謝太守著屐登上山嶺,毫不嫌棄艱難險阻。這里的"著屐"意味著他步行登山,顯示了謝太守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的精神。通過這一描寫,詩人贊美了謝太守的堅毅和膽識。
然后,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何分配符箓,掌管州郡。這是對謝太守的一種囑托和思考,詩人希望他能公正地管理州郡,合理地分配權力和資源,以造福百姓。
最后兩句,詩人用"白蘇"和"吳楚"來代指千年后的事業和歷史,表達了對謝太守的期待。"白蘇"指的是白居易,他在唐朝做官時提倡了許多改革和政策,而"吳楚"則指的是吳國和楚國,代表了英勇的戰斗和封疆之地。通過這兩個典故的引用,詩人希望謝太守能夠在執政中有所作為,為國家和民眾做出貢獻。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當前國家形勢的關切。詩人指出今日國家急需民眾的養育,希望謝太守能夠將征稅和舟車之事放在一旁,將重點放在養民和治理民生上。這是對官員的一種勸誡,希望他能關注國家的根本大計,為民眾謀福利。
整首詩通過送別謝太守的場景,抒發了對其遠行的祝福和對政務的關切。詩人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遠行的辛苦和官員的責任,表達了對官員廉潔勤政、關注民生的期望。
“吳楚封疆百戰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iè tài shǒu
送謝太守
cháo tíng qiǎn shǐ háng dōng hǎi, wàn lǐ nán lái sòng xǐ shū.
朝廷遣使航東海,萬里南來送璽書。
zhe jī dēng shān liáng bù è, fēn fú diǎn jùn fù hé rú? bái sū shì yè qiān nián hòu, wú chǔ fēng jiāng bǎi zhàn yú.
著屐登山良不惡,分符典郡復何如?白蘇事業千年后,吳楚封疆百戰余。
jīn rì yǎng mín fāng jí wù, kěn jiāng zhēng suàn jí zhōu chē?
今日養民方急務,肯將征算及舟車?
“吳楚封疆百戰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