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棄在沙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瓢棄在沙頭”全詩
使君來乞飲,瓢棄在沙頭。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浣女詞》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女詞》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浣女在處女溪邊洗衣為主題,通過詩人的描寫展現了浣女的生活場景以及與使君的一段小故事。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處女溪邊浣,
使君溪上游。
使君來乞飲,
瓢棄在沙頭。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浣女在處女溪邊洗衣的情景。她在溪邊勞作,而使君卻在上游來乞求飲水。然而,使君飲完水后將飲器扔在沙頭上,似乎對浣女的勞動毫不在意。
這首詩詞的詩意在于通過對浣女與使君的對比,揭示了社會中不同階層人物的生活現實和態度。浣女代表著普通百姓,她們以辛勤的勞作維持生活,但卻被上層人物視作是理所當然的存在。而使君則代表了權貴階層,他們過著優越的生活,卻對其他人的付出漠不關心。
賞析這首詩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這首詩詞通過對處女溪邊浣女的描繪,展現了她們勤勞的形象。她們在溪邊洗衣,以自己的雙手維系著生活的艱辛,體現了勞動者的辛勤和自力更生的精神。
其次,詩詞通過對使君的描寫,揭示了社會中的階級差異和不公平。使君作為權貴階層的代表,他來到溪上游乞求飲水,但卻對浣女的勞動毫不關心,將飲器扔在沙頭上。這種對勞動者的不尊重和漠視,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不公和階級對立。
最后,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勞動者的關注。它呈現了一種對社會不公和不平等現象的批判,同時也表達了對勞動者辛勤付出的敬意和同情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浣女和使君的對比,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社會意義。它引發人們對社會公平和對勞動者權益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勞動者的敬佩和同情之情。
“瓢棄在沙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nǚ cí
浣女詞
chǔ nǚ xī biān huàn, shǐ jūn xī shàng yóu.
處女溪邊浣,使君溪上游。
shǐ jūn lái qǐ yǐn, piáo qì zài shā tóu.
使君來乞飲,瓢棄在沙頭。
“瓢棄在沙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