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誰解釋春風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憑誰解釋春風恨”全詩
杏花城郭青旗雨,燕子樓臺玉笛風。
錦帳將軍烽火外,鳳池仙客碧云中。
憑誰解釋春風恨?只有江南盛小叢。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寄衛叔剛》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衛叔剛》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月的春光如同酒濃,我常懷念與故人同游的美好時光。杏花盛開在城郭的四周,綠旗如雨灑下,燕子在樓臺上飛舞,玉笛的音樂隨風飄蕩。將軍在錦帳中,烽火燃燒在外,仙客在鳳池之畔,漂浮在碧云之中。誰能解釋春風中的愁思?只有江南盛產著這樣的美景。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表達對故友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人通過描述杏花盛開、綠旗雨灑、燕子飛舞等景象,描繪了二月春天的繁華景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光明媚的氛圍。詩人將自己與故人的相聚和共游與這美麗的春景相結合,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之情,使整首詩充滿了溫情和感傷。
賞析:
《寄衛叔剛》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色彩的運用,使讀者仿佛置身于二月春光之中。詩中的杏花、綠旗、燕子和玉笛等意象,以生動的形象展現了春天的繁榮和活力,給人以愉悅和美好的感受。
詩人通過表達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增加了詩歌的情感厚度。將軍在錦帳中,烽火在外,仙客在碧云之中,這些意象都暗示著詩人與故人分隔兩地,心有所系,情感難舍。最后一句"只有江南盛小叢"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江南春天的留戀和向往,江南盛產的美景成為詩人心靈的寄托。
整首詩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友情和故鄉的眷戀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它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抒發對故人的思念,將人們帶入了一種溫馨而懷舊的情感氛圍中,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共鳴。
“憑誰解釋春風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èi shū gāng
寄衛叔剛
èr yuè chūn guāng rú jiǔ nóng, hǎo huái měi yǔ gù rén tóng.
二月春光如酒濃,好懷每與故人同。
xìng huā chéng guō qīng qí yǔ, yàn zi lóu tái yù dí fēng.
杏花城郭青旗雨,燕子樓臺玉笛風。
jǐn zhàng jiāng jūn fēng huǒ wài, fèng chí xiān kè bì yún zhōng.
錦帳將軍烽火外,鳳池仙客碧云中。
píng shuí jiě shì chūn fēng hèn? zhǐ yǒu jiāng nán shèng xiǎo cóng.
憑誰解釋春風恨?只有江南盛小叢。
“憑誰解釋春風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