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苦不得從兒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母苦不得從兒游”全詩
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從兒游。
漢家謀臣張留侯,老人立致商山頭。
君王輕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劉,髡鉗之人何以留。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旦舂詞》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旦舂詞》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社會不公的思考和憤慨。
這首詩詞以"兒為王,母為囚,旦舂暮舂無時休。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從兒游。"開篇,描繪了一個兒子成為王、母親卻被囚禁的場景。兒子日夜辛勤地舂米,但他的母親卻無法享受到與兒子一起游玩的自由。這種家庭中的不公正和對母愛的忽視,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關切。
接下來,詩詞轉向了社會層面,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統治者的愚昧。"漢家謀臣張留侯,老人立致商山頭。君王輕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劉,髡鉗之人何以留。"通過提及歷史上的謀臣張良,以及他為國家利益放棄自己的頭發的故事,作者意味深長地表達了對于統治者輕信外表和忽視忠言的憤怒。詩中的"髡鉗之人何以留"一句,暗示了那些被剝奪自由的人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家庭和社會的不公現象,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現象的強烈譴責。通過對個體命運和社會問題的關注,詩詞引發了讀者對人性和社會道德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詩意和價值。
“母苦不得從兒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n chōng cí
旦舂詞
ér wèi wáng, mǔ wèi qiú, dàn chōng mù chōng wú shí xiū.
兒為王,母為囚,旦舂暮舂無時休。
tiān gāo dì rǔ rì yuè liú, mǔ kǔ bù dé cóng ér yóu.
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從兒游。
hàn jiā móu chén zhāng liú hóu, lǎo rén lì zhì shāng shān tóu.
漢家謀臣張留侯,老人立致商山頭。
jūn wáng qīng xìn yǔ yì chóu, shí nián shēn hòu zhī ān liú, kūn qián zhī rén hé yǐ liú.
君王輕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劉,髡鉗之人何以留。
“母苦不得從兒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