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臥桐江煙水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臥桐江煙水村”全詩
極目姑蘇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渾。
千金不意市駿骨,一飯豈期哀王孫。
我今拂袖且歸去,高臥桐江煙水村。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投來使》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投來使》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讀書學習的追求和對名利的淡漠態度,展現了他超脫塵俗的情懷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讀書不負萬乘君,
焉敢挾策干侯門。
極目姑蘇暮云暗,
濯足洞庭秋水渾。
千金不意市駿骨,
一飯豈期哀王孫。
我今拂袖且歸去,
高臥桐江煙水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的開篇,“讀書不負萬乘君,焉敢挾策干侯門”,表達了作者對學識的珍視和對君主的敬意。作者自謙地表示,自己雖然有些學識,但不敢去侯門挾策,也就是不敢利用自己的才能謀取權勢和地位。這里體現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泊態度,他并不追求權力和地位,而是專心于讀書學習。
接下來的兩句,“極目姑蘇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渾”,描繪了作者的離愁之情和對自然的贊美。姑蘇是蘇州的別稱,這里形容夕陽西下時的景色,暮云昏暗,給人一種恬靜的感覺。洞庭指洞庭湖,詩中用“濯足”來表達作者與大自然的親近,洞庭湖的秋水渾濁,也給人一種寧靜和深遠的感覺。通過這兩句,詩人表達了自己超脫塵俗的情懷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接著的兩句,“千金不意市駿骨,一飯豈期哀王孫”,寫出了作者對名利的不屑和對世事的淡漠態度。千金指的是豐厚的報酬,市駿骨表示市場上出售的優秀馬匹,作者表示自己并不期望通過售賣自己的才能來獲取豐厚的報酬。一飯豈期哀王孫,表達了作者不期待與權貴交往的態度,他不追求世俗的利益和名望,而是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最后兩句,“我今拂袖且歸去,高臥桐江煙水村”,表達了作者決定離開塵世,回歸田園生活的決心。拂袖表示離去,高臥桐江煙水村則是描述作者在歸鄉后的舒適生活。這里的桐江是指詩人家鄉的一條江河,煙水村則是描述江河邊的村莊,給人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感覺。通過這兩句,詩人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了作者對學識的珍視、對名利的淡泊、對自然的贊美以及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這種詩意的表達方式,不僅展現了作者的個人情懷和追求,也反映了元代士人追求自由和遠離塵囂的思想傾向。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深思和共鳴,引發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
“高臥桐江煙水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u lái shǐ
投來使
dú shū bù fù wàn shèng jūn, yān gǎn xié cè gàn hóu mén.
讀書不負萬乘君,焉敢挾策干侯門。
jí mù gū sū mù yún àn, zhuó zú dòng tíng qiū shuǐ hún.
極目姑蘇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渾。
qiān jīn bù yì shì jùn gǔ, yī fàn qǐ qī āi wáng sūn.
千金不意市駿骨,一飯豈期哀王孫。
wǒ jīn fú xiù qiě guī qù, gāo wò tóng jiāng yān shuǐ cūn.
我今拂袖且歸去,高臥桐江煙水村。
“高臥桐江煙水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