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廟正修忠義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廊廟正修忠義傳”全詩
報國但知身有死,誓天不與賊俱生。
神游碧落青騾遠,怒挾秋濤白馬迎。
廊廟正修忠義傳,詞臣執筆淚先傾。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挽達元師(辛卯八月,歿南洋)》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達元師(辛卯八月,歿南洋)》是元代楊維楨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黑風吹浪海冥冥,
披甲船頭夜點兵。
報國但知身有死,
誓天不與賊俱生。
這首詩以凄涼的氛圍描繪了一幅壯烈的場景。黑風呼嘯,浪濤翻滾,海洋的遼闊與深邃似乎象征著無邊的苦難與困境。在船頭,戰士們披掛著軍裝,夜晚里默默地點兵,準備投入戰斗。詩人表達了他們以身殉國的決心,他們明白自己可能會為國家的利益而犧牲生命,但他們堅決不愿與敵人同生共死。
神游碧落青騾遠,
怒挾秋濤白馬迎。
廊廟正修忠義傳,
詞臣執筆淚先傾。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一位達元師的壯麗形象。他騎著青騾,神游于碧落之間(指天空),秋天的波濤在他憤怒的馬蹄下奔騰。這個形象象征著他的英勇與決心,他以忠誠和義氣的精神傳承廊廟(指學府)中的價值觀念。在這種情況下,他作為一位文臣,拿起筆時就已經淚流滿面,預示著他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之情。
整首詩以雄渾的語言、鮮明的意象和激情澎湃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熱愛和對忠誠的追求。它激發了人們心中對民族精神、忠誠和犧牲奉獻的敬意,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歷史時期的回憶和思考。這首詩詞以其激昂的氣勢和情感的震撼力,展示了楊維楨作為一位杰出的元代詩人的才華與人格魅力。
“廊廟正修忠義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dá yuán shī xīn mǎo bā yuè, mò nán yáng
挽達元師(辛卯八月,歿南洋)
hēi fēng chuī làng hǎi míng míng, pī jiǎ chuán tóu yè diǎn bīng.
黑風吹浪海冥冥,披甲船頭夜點兵。
bào guó dàn zhī shēn yǒu sǐ, shì tiān bù yǔ zéi jù shēng.
報國但知身有死,誓天不與賊俱生。
shén yóu bì luò qīng luó yuǎn, nù xié qiū tāo bái mǎ yíng.
神游碧落青騾遠,怒挾秋濤白馬迎。
láng miào zhèng xiū zhōng yì chuán, cí chén zhí bǐ lèi xiān qīng.
廊廟正修忠義傳,詞臣執筆淚先傾。
“廊廟正修忠義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