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舟曾記過南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仙舟曾記過南堂”全詩
胡蝶重來春夢覺,牡丹欲盡燕泥忙。
當時賓客知何往,此日音書或漫忘。
猶有白頭王粲在,獨將詞賦動江鄉。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寄王梧溪》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王梧溪》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懷念過去的友人和美好時光的情感。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王梧溪
仙舟曾記過南堂,
鳴鳥高梧日正長。
胡蝶重來春夢覺,
牡丹欲盡燕泥忙。
當時賓客知何往,
此日音書或漫忘。
猶有白頭王粲在,
獨將詞賦動江鄉。
譯文:
曾經,仙舟曾經停泊在南堂,
鳴鳥在高大的梧桐樹上不停歌唱,白天變得越加長久。
胡蝶重回,春天的夢境醒來,
牡丹花兒漸漸凋謝,燕子在泥巴中忙碌。
當初的賓客們都去了哪里,
今天的音訊或許已經遺忘。
然而,仍有白發蒼蒼的王粲在,
他獨自用才情的詞章感動著這江南鄉里。
詩意和賞析:
《寄王梧溪》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楊維楨對過去友人和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仙舟停泊在南堂的情景,鳴鳥在高梧桐樹上歌唱,日子變得越來越長,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然而,胡蝶重返,春天的夢境再次覺醒,牡丹花即將凋謝,燕子在筑巢忙碌,這些景象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化。
詩人思念往昔,不知當初的賓客們都去了何方,他們的音訊也許已經被遺忘,但在這江南鄉里,仍有一位白發蒼蒼的王粲,他用自己的才情寫下動人心弦的詞章,感動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過去友人和現實生活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之情。在時光流轉中,人們的離去和遺忘是不可避免的,但詩人通過描寫白頭的王粲仍在創作詞賦,傳承著文化和情感的力量,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友情的思念,展現了元代詩人楊維楨獨特的情感和才華。它讓讀者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同時也喚起了對美好時光和真摯情感的回憶和思考。
“仙舟曾記過南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áng wú xī
寄王梧溪
xiān zhōu céng jì guò nán táng, míng niǎo gāo wú rì zhèng cháng.
仙舟曾記過南堂,鳴鳥高梧日正長。
hú dié chóng lái chūn mèng jué, mǔ dān yù jǐn yàn ní máng.
胡蝶重來春夢覺,牡丹欲盡燕泥忙。
dāng shí bīn kè zhī hé wǎng, cǐ rì yīn shū huò màn wàng.
當時賓客知何往,此日音書或漫忘。
yóu yǒu bái tóu wáng càn zài, dú jiāng cí fù dòng jiāng xiāng.
猶有白頭王粲在,獨將詞賦動江鄉。
“仙舟曾記過南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